Q11

爱心饭堂传递幸福“滋味” ——记光明区光明社区“爱心饭堂” 2018年09月25日

社区帮扶对象就着“三菜一汤”靓米饭,边吃边聊。

爱心饭堂入口处有一个小型的“党建书吧”,摆放着与党建有关的书籍。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通讯员 唐朝钦 文/图

9月20日下午,位于光明区光明办事处光明社区的首家“爱心饭堂”内传来了欢声笑语,居住在光明社区的一些老人来到这里,共同制作冰皮月饼,唱客家山歌,欢度中秋佳节。

据悉,为了把困难帮扶工作做得更细化更实在,在吸取广州和深圳龙华等地长者饭堂经验的基础上,今年8月1日,光明党工委、办事处在辖区建设以“党建引领,爱心助餐”为主题的爱心饭堂,帮助辖区特殊困难长者群体、残疾人、因病不能自理人员和低保政府兜底户解决“吃饭难”问题。而此次中秋活动则是“爱心饭堂”利用下午的空余时间,发挥光明社区爱心饭堂在关怀“孤寡老人、残疾人、低保户”中的重要作用,为辖区高龄、困难老人送去关爱、送去温暖。

党建引领 爱心助餐

爱心饭堂位于光明社区明安花园的小区广场上,进出非常便捷。记者在饭堂看到,整个餐厅宽敞明亮,进门左手边是一个小型的“党建书吧”,摆放着与党建有关的书籍;饭堂有标准化厨房,两侧整齐地摆放了桌椅,还配备有大屏幕液晶电视。中午11点半,居住在附近的老年人陆陆续续地来到饭堂,大家就着“三菜一汤”靓米饭,边吃边聊。

据悉,作为一处爱心助餐基地,爱心饭堂专门为辖区内特殊困难长者群体、残疾人、因病不能自理人员和低保政府兜底户提供便捷、优质、健康的助餐服务。根据服务对象年龄、家庭情况、身体状况等,分成A、B、C三类。每餐餐费标准为15元/份(三菜一汤)。其中,A类群体个人全免费,B类群体自费7.5元/人/餐,C类群体自费12元/人/餐,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

据了解,光明社区爱心饭堂的设立,充分体现了党建引领在困难帮扶工作中的作用,是党组织对群众关怀的具体体现,也是民生实事的一大硕果。

帮扶对象

齐为爱心饭堂点赞

光明社区爱心饭堂从8月1日正式揭牌以来,运作一个多月来,受到帮扶对象的普遍欢迎。

年届八旬的老阿婆林彩浓,家就住在爱心饭堂旁边的富安花园。她少人照顾,现与一个孙子辈的孩子住在一起。林彩浓告诉记者,饭堂没有设立前,她常常自己煲一次粥连续喝上3天,“如今有了爱心饭堂,我每天都可以吃上新鲜可口的饭菜。”

替越南归侨何逊前来领餐的家属透露, “爱心饭堂”成立后,家里中午再也不需要为老父亲煮午饭,给他们减轻了部分生活负担,方便了他们外出就业创业。

据悉,作为光明区首家爱心饭堂,光明社区爱心饭堂承载着基层帮扶模式实验和探索的重任,待运作成熟后,将在光明办事处的其他4个社区全面推广爱心助餐服务,光明社区爱心饭堂也将被打造成光明办事处“党建引领、爱心助餐”的示范饭堂。

饭堂承载着“输血到造血”的“微型孵化器”

光明社区爱心饭堂不仅是一家社区困难人员的暖心饭堂、社区居民的活动中心,更是一家承载着“输血到造血”模式的“微型孵化器”和试验场。

目前,这家饭堂有四名服务人员,其中三名是社区帮扶对象。根据考核结果,她们每月将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已经实现了“脱贫”标准。未来,随着爱心饭堂助餐业务在其他社区的推广,将会解决更多帮扶对象的就业问题,这种自体“输血又造血”的微模式,将成为基层帮扶工作的一个示范。

相关链接

“爱心饭堂” 的三大功能

专门为辖区内特殊困难长者群体、残疾人、因病不能自理人员和低保政府兜底户提供便捷、优质、健康的助餐服务。

在非就餐时间开展歌舞娱乐、养生课堂、健康咨询、节日民俗、爱心集市等活动。

未来随着爱心饭堂助餐业务在其他社区的推广,将会解决更多帮扶对象的就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