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龙岗 政策加码铺就发展快车道 构筑大湾区科技创新高地 2019年12月17日

龙岗城区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龙岗融媒记者 梁栋 摄

高新科技企业忙碌的生产线。龙岗融媒记者 钟致棠 摄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张祥

近段时间,龙岗在各大榜单上“风头正劲”。12月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成果发布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发布了《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9)》暨全国百强县(区)报告,其中龙岗荣登2019年全国百强区榜首。就在该榜单发布前两天,由赛迪顾问发布的《2019中国城区综合竞争力百强研究》中,龙岗位居全国各区第三位。接连在榜单上取得优异的成绩,是对龙岗区近年来发展成果的认同和肯定。

政策铺就企业发展快车道

大力为科技创新“搭台唱戏”

2018年,龙岗创新驱动成效显著,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近8000亿元,增长25.2%;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2531.27亿元,增长23.8%,总量全市第二,增速全市第一。今年初,区委就以1号文件印发《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提出用三年时间,大力集聚高端创新资源,持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环境,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龙岗高质量发展。

为确保这份文件落地,区科技创新局全面修订《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创新实施细则》,以产业实际和企业需求为导向,着力破解制约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短板问题,重构五大类23项科技计划,并将原有31项政策中7项上调扶持金额,新增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扶持、中小创新企业“五十强”培育扶持、创新平台提升激励、国内有效发明专利年费激励等9项扶持政策,凸显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碳纤维、半导体、高端装备、纳米触摸屏……今年以来,“龙岗智造”的一大波硬核科技争妍斗艳,闪耀世界舞台。三年前,全球首个碳纳米管纤维量产项目在龙岗区大运软件小镇启动,不久前,烯湾科技开始向大型厂商供货。作为军民两用新材料,碳纤维被誉为21世纪的“黑色黄金”,被中国列为国防航空科技发展的重点研究对象。然而,长久以来,其制造关键技术被美日等发达国家所垄断。怀揣着“产业报国”的一腔热诚,烯湾科技董事长、首席科学家邓飞把总部落户龙岗,立志要在碳纳米管纤维领域取得话语权。如今,邓飞创立的烯湾科技已成为全球首个实现碳纳米管力学性能产业化应用的团队。为什么选择龙岗作为量产基地?邓飞坦言,首要原因就是政府大力扶持,他通过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的扶持计划获得了资金支持。而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深圳拥有初创企业所必需的丰富人才”。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的“80后”博士王建辰2017年5月回国创业,来到龙岗创立深圳市精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当时我全身上下只背着一个书包,包里装着几件随身衣物,怀揣着梦想来到龙岗,虽然创业条件很简陋,但龙岗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包括公司创立、项目落地、资金扶持等。”王建辰说,政府为企业发展建立起资源对接渠道,比如行业资源、投资平台等,形成了良好的沟通机制。现在,其公司研发的手术机器人系统是国内的领跑者之一,仅微创手术机器人相关专利就超过140项。从龙岗成长起来的华科创智在短短4年间,从300万元起家,实现了如今估值十几亿元的跨越,以独有的纳米银线技术和成果迅速稳居行业龙头。公司核心人物之一的曾西平在谈到选址龙岗时表示,除了“硬件”,最吸引他们的是龙岗区在人才政策,住房、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对企业的成长裨益甚大。

据了解,为了助力企业扎根龙岗、茁壮成长,龙岗区设立了每年规模不少于11亿元的经济与科技发展专项资金,全方位支持企业技术研发和做强做大。扶持范围覆盖工业和服务业、金融业、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旅游业和体育产业、社区股份合作公司转型、文化创意产业、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质量发展共10个领域,其中包括保障市级扶持项目的配套资金。从研发资助、房租补贴到技改资助、贷款贴息、展会补贴、成长奖励,再到发债补贴、上市激励,都有专项扶持政策。近年来又特别推出了一系列靶向性强、力度空前、具有鲜明龙岗特色的重磅扶持政策,重点支持实体经济、中坚企业、高端科技企业,并将扶持资金与企业贡献挂钩,重点向能提供可观税收或大量高收入工作岗位或具有核心技术的优质企业倾斜。今年1-10月,龙岗已经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6988.8亿元,同比增长12.1%,占工业产值的82.3%,预计顺利完成全年9000亿元的目标任务。

下转A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