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4

高颜值 高内涵 高科技 南山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开门迎客 2020年06月08日

参观者进行垃圾分类互动游戏。

亲子参观垃圾分类。

梵高的《向日葵》交互场景。

变废为宝。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随着深圳垃圾分类工作的加快推进,罗湖、南山、龙岗、宝安、大鹏等各区与新区有关垃圾分类教育的展览馆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居民的生活区中。作为其中的最新成员,南山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以“高颜值、高科技”为主打,在试运行期间就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参观学习,寓教于乐的宣传形式,令其一出道便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红馆”。

南山区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位于西丽生态公园内,总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并将屋顶和前厅广场等空间纳入陈展范围,合计布展面积达到2300平方米。体验馆有三层,分别为一楼科普区、二楼互动区、三楼观景台。此外,馆内共分为四大区域:垃圾分类馆接待服务中心、科普体验区一(垃圾为什么要分类)、科普体验区二(垃圾如何分类)、科普体验区三(垃圾分类全民参与)。

在展馆入口,设计团队打造的互动灯光艺术装置受到不少市民青睐,这也是首次在国内垃圾分类馆中打造数字体验场景。该艺术装置利用艺术新材料,打造了在自然光的状态下,地面、墙面、空中三个空间融为一体的数字艺术体验交互场景,并在不到3分钟的时间里,依次展现《堆积如山》《涅槃重生》《欣欣向荣》三大场景。

装置中不但引入了梵高的《向日葵》与莫奈的《睡莲》,还以西丽生态公园的荔枝林为创作元素,还原了荔枝树从开花、结果到果实成熟的过程,体现了该馆所拥有的独特性与唯一性。

科普体验一区

重点展示了“垃圾为什么要分类”相关内容,包括垃圾围城的展示和人们心中环境意识的唤醒等。通过实景沙盘、多媒体LED曲形屏幕和AR虚拟成像的互动科技,生动形象展示了深圳及南山区每日垃圾产生情况、城市生活垃圾造成的危害,引发参观者思考——“垃圾为什么要分类”。

科普体验二区

从垃圾分类深圳模式(发展历程)、垃圾分类的体系与垃圾去哪儿(如何投放与处理)、再生资源材料(资源的再次利用)、垃圾减量是根本之道(垃圾分类,我们能做哪些)、垃圾分类南山特色(垃圾分类,政府能做哪些)5大项目展开,并以观看故事线的形式系统阐述了垃圾如何分类。垃圾分类投球竞技、接垃圾游戏、捡垃圾游戏、垃圾分类知识充电站垃圾分类知识大比拼、垃圾变废为宝交互游戏……13个互动科普体验游戏通过物理装置和多媒体互动,让参与者可以亲身体验并学习垃圾该如何分类,寓教于乐、趣味无穷。

科普体验三区

主要提倡垃圾分类全民参与,这里有专门为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公众“蒲公英计划”教育的义工,并设置了来馆参与学习的交流区域、可开展蒲公英微课堂活动多媒体教室,另外还有阶梯空间、户外休闲平台等。三层的屋顶花园还可开展“变废为宝”手工制作和垃圾艺术品展示等活动。

参观指南

门票免费地址 西丽生态公园内

(南光高速东侧,打石一路西侧)

交通 公交:中兴通讯宿舍站、中兴工业园一号岗或中兴人才公寓

地铁:留仙洞站

开放时间 周二至周日(周一闭馆)

9∶00-12∶00、14∶00-18∶00

温馨提示 ①垃圾分类馆接待服务中心设置有停车场、洗手间、母婴室、储物柜等便民设施。

②疫情期间,请大家根据现场工作人员指引错峰出行,文明游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