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

风雨中静待花开 2020年09月23日

沙塘布学校 荆晶晶

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但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在立脚点上求得平等,于出头处去谋取自由。——叶圣陶

婉婷是个端庄文静的女孩,课堂上的她,多数情况下都是一副专注的样子,大大的眼睛,总是给我一种讲课不忍辜负之感,认真书写的作业,字迹娟秀,批阅起来也是赏心悦目的。只是她时常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尤其是读书笔记。

那天,又是新的一周,上完课,就坐下来阅读孩子们的读书笔记。翻到婉婷时,又是未完成的状态,我来回在婉婷的读书笔记上逡巡,开学四周了,婉婷有三周都是未完成的。我忍不住停下来给婉婷的家长发了信息,聊一聊她的作业情况,顺便提了点要求。

我笃定地认为,婉婷的这种学习状态属于自我放松,属于家长的缺少督促管理。

第二天课间,婉婷来了,带来了她妈妈写的回信,读罢,不禁怅然若失,透过同样娟秀的文字,我感受了一位母亲对孩子万般牵挂与无奈的心,而这些是我这个所谓的老师并不知道的。

婉婷从小体弱,三岁时,又发现其一双手大拇指处腱鞘狭窄,也就是俗称的扳机指,每到晚上大拇指就会勾起来,需要经过反复按摩才能再次伸直。本应该在五岁的最佳时机进行手术治疗,但因为害怕全麻对孩子身体的伤害,就一再放弃。现在孩子的手指表面上看似乎问题不大,但就是写作业时,往往写着写着,大拇指就失去了力气,需要停下来按摩,才能恢复到正常的状态。为了锻炼孩子的手指,也曾学过古筝、学过书法,但都是半途而废。

妈妈说,每每看着孩子无力握笔的手指,恨不得替她接着写。

读了这些,想想我这个老师做的多么惭愧,在一位母亲的心中,能有什么会比孩子的身体健康更重要?

婉婷的妈妈说,她现在正着力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兴趣,时常会和婉婷用汉字对对子,对木兰诗,对飞花令等,每每孩子都对得非常好。我叮嘱婉婷的妈妈,以后的语文作业,婉婷只要多读多说,写都可以略去。

相信,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婉婷会迎来她人生的诸多美好。

越来越感觉,岁月在赋予我年龄的同时,也赋予了我越来越多的宽容,以前对不能考高分的孩子总是或多或少有些埋怨,但现在总能坦然地接受,五个手指伸出来都不能保证一般长,更何况是鲜活的人呢。

当然,接受并不是不在意他们的成长,而是看到了有些成长是隐性的,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是不能以分数来衡量的,尤其在初中阶段,凭着分数的切裁,至少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被高中淘汰,我觉得,这些被淘汰下来的孩子,他们有很多种生长的可能都是潜在的。

记得多年前记过赫尔巴特的一句话:

“孩子需要爱,特别是当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

在应试教育的今天,在分数被当成主要评价手段的今天,作为基础教育阶段的我们不能在追分逐利的路上误入迷途,须知“立德树人”才是教育的根本。

只要有德量,做人正,没准走着走着,人生的路上就开满了鲜花。

百年前梁启超云,人总要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为劳动而生活。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做总统是一种职业,拉黄包车也是一种职业,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并没有高下,他们都是人生合理的生活。那些高端的产业固然需要人做,但更多的是遍布在社会各个角落的平平凡凡。

所以,对于基础教育阶段为人师的我们来说,学会爱,尤其学会在孩子“不值得爱”的时候去爱,才是最大最好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