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李苑 通讯员 罗文杰) 日前,《大鹏新区2020年落实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简称《建设工作方案》)正式出台,细化生态、经济、民生三大指标,分解为创新发展、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空间发展、基层治理5大方面50项工作,将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年度目标。力争2020年底,PM2.5浓度年均值保持在22.3微克/立方米内,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预期达到282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升至56%,居民登记失业率力争控制在1%以内。
2018年3月,深圳市经国务院正式批复成为首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之一,以创新引领超大型城市可持续发展为主题的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年,大鹏新区制定了《大鹏新区落实深圳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18-2020年)》(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出台后,新区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保护生态环境、稳定经济指标,保障基本民生,在资源利用效率、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提升,基层治理也更趋科学。
但纵观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东西发展不均衡,位于深圳东南部的大鹏新区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效益方面与特区一体化目标、与其他兄弟区的发展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可持续发展建设工作任重道远。
为确保《行动方案》顺利实施,新区此次再出台《建设工作方案》,细化举措,对标补短。《建设工作方案》在“全力做好组织保障”的“引导公众参与”中新增“充分发挥智库机构作用”有关表述,强调征询智库专家意见,善于集中各方面智慧、凝聚最广泛力量、发挥政策咨询的导向作用。
同时,根据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关于社会治理、基层治理的新要求,《建设工作方案》在“基层治理进一步提质”中,结合今年疫情防控的经验做法,补充党建引领下的多元共治、联防联控、群防群治等基层社区治理方面的内容。通过强化组织实施,引导公众参与,严格监督评估,全力做好组织保障,以有效解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高、优质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基层治理现代化进程不够快三方面现存问题。
《建设工作方案》出台后,新区将进一步优化创新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加大民生保障力度,同时,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合理规划空间发展、强化基层治理能力,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以先行示范标准,勇当可持续发展先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