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2

新区建立深圳最大幽门螺旋杆菌标本数据库 葵涌人民医院已收录1600多例独立菌株 2020年11月25日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蔡晓君 通讯员 缪翠琼 兰若沐) 日前,记者从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分院葵涌人民医院举行的“深圳东部幽门螺旋杆菌研讨会”获悉,借助深圳市医疗卫生“三名工程”引进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教授幽门螺旋杆菌研究团队的技术力量,该院建立深圳最大的幽门螺旋杆菌标本数据库,已收录1600多例独立菌株。

此次,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邹兵教授、宝安区人民医院吕志武教授、深大总医院徐龙教授等1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张亚历教授就《慢性胃炎病理》展开详细阐述,并给予治疗指导意见;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孙大勇教授针对《胃镜检查基本功》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分享个人临床经验;龙岗区人民医院项立教授讲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内镜表现》,进行多项实例对比。

作为唯一可在人体胃部生存的微生物,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世界上近一半的人口,耐药状况令人堪忧。研究表明,东方型cagA菌株较西方型hp菌株毒力更强,致胃癌发生风险更高。2016年4月,作为深圳医疗卫生“三名工程”首个引入诺贝尔奖得主马歇尔团队落户葵涌人民医院。

在马歇尔团队的指导下,该院先后开展四批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筛查,共完成阳性感染者胃粘膜523例,幽门螺旋杆菌培养阳性率83.9%,大大高于目前国内医疗或科研机构50%至60%培养阳性率。“我们使用从西澳大学引进的新型幽门螺旋杆菌固体培养方法,培养阳性率高,污染率低,准确性强,药敏结果可靠,为后续精准治疗提供了有效依据。并在分离培养出独立菌株后进行了菌株保存和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据葵涌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该院现已建立深圳最大的幽门螺旋杆菌标本数据库,并针对常用抗生素药物开展耐药检测,给予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患者个性化、精准化的诊疗。目前,该院跟踪治疗的60例难治性、多重耐药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患者的治愈率高达88.33%。

据了解,大鹏新区医疗健康集团成立3年多来,在市“三名工程”和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的引领下,葵涌人民医院开设消化内科专科门诊,设置专科病房,并于2019年10月获评为大鹏新区医学重点学科,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飞速发展。该院2019年胃肠镜例数较2017年增长291.91%,日常开展内镜下疑难三、四级诊疗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