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9

古诗词吟诵教学该如何教? 龙岗区逾百名小学语文教师集中学习实用策略与运用 2020年12月09日

参训教师分组现场备课,制作思维导图。龙岗融媒记者 颜志祥 摄

本报讯 (龙岗融媒记者 颜志祥 通讯员 秦艺) “诗词浩如烟海,每一首都饱含诗人丰富的情感。把握诗词情感,是读懂诗词的关键。”小学中年级的古诗吟诵教学该如何教?近日,龙岗区小学语文名师陈洪峰开讲,为小学语文教师开展了“中年级古诗吟诵教学策略选择与运用”主题培训,来自全区的100多名小学语文教师参加活动。

“掌握理论,是教学实施的根本。”陈洪峰首先给大家分析了中年级古诗教学的新变化,点明了中年级古诗教学的核心,并分析了中年级学生心理特征的变化。针对中年级古诗教学策略上的困惑,陈洪峰为大家面授五大方法。

策略一:音韵为舟,情感诵读。中年级除了要求将古诗词读流利,对于有感情的诵读有了进一步要求,读准音韵格律更是至关重要;吟诵要在古诗词教学中贯穿始终。

策略二:想象为翼,意象漫游。“中国上下五千年,形成了许多文化传统,也形成了一些特有的表达美学。”应以意象为旗,导游诗境,用问题引导学生寻找古诗中一个又一个的意象;并随意象穿越,漫溯文明,将代代相因的文化传统,在此后的读书中进行感知运用。

策略三:片羽屑玉,感同诗人。对于诗词的作者详情该不该介绍,介绍多少?要明确一点,介绍作者及创作背景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故对于作者背景的讲解要因诗制宜。

策略四:穿越千年,梦回唐宋。如何体会诗人的经历与情感,是教好一首诗词的关键所在。在教学过程中要带领孩子反复诵读,根据创作背景营造意境,穿越千年,进行角色的代入,达到入情入境的情感体验。

策略五:滴水映天,适切拓展。拓展和诗人背景一样,并非必需品,旨在促进情感体会、意象的解读、文化的浸润、学法的积累。应选择与所学古诗同主题、同情感、同时代、同心情的作品,才会与所学诗词相得益彰。

培训的最后还进行了分组现场备课,制作思维导图。一张张别出心裁的教学思维导图无不透露着各位老师团结协作的智慧,以及参与本次学习后的收获。大家纷纷表示,培训引经据典,深入浅出,让处在古诗词教学困惑中的老师们“醍醐灌顶,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