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守候。李陶 摄
◎郑贵华
夏日豪迈、爽快,深得诗人喜爱。
今日微风疏雨,我泡一壶清茶,端坐桌前,翻看前人诗作,小声吟诵。随手剪下一段夏日美景,与君共赏千年风情。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夏天在陆游的《初夏绝句》中悄然登场。它不愿意人们总沉醉在鸟语花香、莺歌燕舞之中,便派出使节——布谷鸟来到人间。布谷刚唱了两句,夏天便风风火火地开始四处考察。它来到山野,观“星垂平野阔”;它走到河边,看“大儿锄豆溪东”;它转到池塘,闻“荷风”送来的“香气”;它跑向牧场,听牧童高振林樾的“歌声”。一圈考察完毕,它非常满意,大手一挥,给茂盛的草木全部换上了墨绿的新装。
转眼间,“绿树浓荫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
这时,古人开始寻找消暑纳凉的方式。几经比较,他们首选赏荷。唐代大诗人李白豪放洒脱,纵情山水,他笔下“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的诗句,激发了无数文人骚客的玩性和诗情。
白居易出任杭州时,常与友人诗酒酬和。有一次外出游玩,无意间捕捉到一对年轻男女在荷塘上相遇的一幕。随后创作《采莲曲》, 从“菱叶索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的诗句中,可以看出他当时不仅赏了莲,还记录了爱情的美好瞬间。
年轻的李清照天真烂漫。日暮时分,划着小船穿梭到藕花深处。欢笑声、嬉闹声,惊动了水中的鸥鹭。一行人陶醉其中,甚至连回去的路都找不到了。易安居士根据此次游玩的经历,创作出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名噪一时,传诵至今。
杨万里在炎炎夏日里始觉“日常睡起无情思”,只好“闲看儿童捉柳花”。当他移步户外,见到荷花,心情立刻大好。既感受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惊喜,又发出过“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赞叹。
夏日赏花除了荷,还有大片金黄的向日葵可观。
前天我从河边散步回来,看晚霞满天,村民垂钓,安静祥和,诗意盎然。再见到凸起的土堆上长着的向日葵,我观察半晌,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合适的句子来形容,只好从不同角度拍些照片留存。今天读到司马光的一句诗:“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这个“倾”字把向日葵向日而生的特点描写得活灵活现,实在高妙。我不得不佩服古人遣词造句的独到功力。
蝉是夏天请来的驻唱歌手,没有蝉鸣的夏天是寂寞的。“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微形藏叶里,乱响出风前”……蝉歌唱夏天,歌唱生命,也歌唱它短暂而热烈的一生。
风雨欲来时,青蛙也加入歌唱的阵营。它们偶尔和赵师秀在黄梅雨季排遣寂寞,更多的时候,它们喜欢和辛弃疾一起唱稻菽丰收的赞歌。
蝉鸣蛙唱,是夏天独有的风景。再读时,深入领悟到景致是这般美丽。
雨中读古诗,诗中见夏景,处在夏季却不知是夏,更显得情韵悠长。再朝外看时,已是天蓝云白,霞光万道。我立刻整衣下楼,拥抱自然,呼吸新鲜的空气。唯如此,方能不负夏日赏赐的美好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