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7

浅谈学前教育的创新与实践 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鼎尚华庭幼儿园 黎细妹 2021年12月22日

学前教育的创新,应是基于当前学前教育现有问题以及符合幼儿成长发展为内容的一种创新。在当前的学前教育中,不少教师还秉持着传统的教学观念,如缺乏对幼儿主体性、个体差异性的重视,过于关注知识的传输、忽视幼儿的主观体验等问题的存在,这在很多时候都会影响到幼儿自身的发展,对于这些状况幼儿教师就必须立足于实际来进行优化与创新,并将教育改革的相关指示落实到实际教育中,这样才能实现良好的创新。

1

以幼为本是实现创新的重要理念

“以幼为本”,主要是强调教育应始终围绕着幼儿,依托幼儿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来开展教学。就目前来说,不少幼儿教育工作者在开展学前教育的相关活动过程中,并没有将“以幼为本”体现出来。在平时的教学中,幼儿教师大多过于重视自身的想法,在这种主观思想的作用下,幼儿活动内容、形式大多是基于教师的实际认知构建的,幼儿在这些活动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满足。并且“以幼为本”应当是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主体性作为支撑的,而在这种传统的理念下,幼儿的这些特性并不会得到良好的激发。在学前教育创新的过程中,这些问题都会成为创新的阻碍,就连最基本的提高幼儿教育质量都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学前教育想要实现创新,“以幼为本”就是必然的关键所在。

从实际的教育角度来说,教师想要体现出“以幼为本”,其关键还要将自己的视角放到幼儿身上,通过观察来了解幼儿的实际学习需求,以“满足需求”为前提来开展教育,这可以有效调动幼儿的主观能动性与主体性,同时幼儿教师还可以适当的放宽规则,进一步提高幼儿的主动性。比如说,在以往的幼儿美术活动中,不少教师都会让幼儿去模仿教师自己的画作,这种做法虽然能够应对大部分的幼儿,但是对于那些个性极强的幼儿来说,他们大多会有着自己的想法,对于幼儿教师提出来的要求,并不会很乐意的参与到其中。对此,教师就可以适当的进行调整,结合幼儿的实际需求来开展活动。比如说,同样创作“房子”的美术活动,幼儿教师就可以将模仿转变为幼儿的自行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幼儿教师还可以适当的去引导幼儿,比如说“大家闭上双眼,在脑海中去想象一下房子,这些房子的外观是什么样的?房屋的门是什么样的?门前还有哪些物品?房顶是什么形状的?”通过引导幼儿想象,再让幼儿开始创作,这不仅兼顾了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同时创作的想法是幼儿自己勾勒的,他们也能表现出较高的参与热情。

2

课程游戏化是实现创新的重要方向

课程游戏化,是学前教育改革的重点所在,同时也是实现学前教育创新的重要方向。从实际角度来说,游戏可以说是幼儿成长的一部分,是他们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媒介,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游戏也成为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而实现学前教育的创新,游戏元素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与价值。就目前来看,在一些幼儿园所的教学中,虽然不少教师对于游戏比较看重,但是对于游戏的教育因素挖掘还比较薄弱。同时对于游戏的设计与安排,也缺乏考究,这也丧失了游戏教育的机会。对此,幼儿教师应当重视对游戏本身的挖掘,依托幼儿的特点,为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实现“寓教于乐”。比如说,以晨间户外活动游戏为例,幼儿教师在设计游戏中应当重视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重视活动形式的趣味性。趣味性是幼儿主动参与户外活动的重要关键,教师应当在创设活动中,重视这一点。如何使得户外活动具有趣味性,教师可以结合与幼儿的实际心理特点出发。比如说,幼儿一般都热衷竞赛性质的属性,因此在安排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做好相关活动的竞赛机制,提高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性。一些跳绳、踢毽子的比赛,都能够有效提高户外活动的趣味性。

其次,教师应重视活动形式的拓展性。拓展性可以看做是幼儿对活动发展的一种创新,通过幼儿组织的活动,他们能够更好地投入到其中。教师要做的工作就是,努力实现活动的拓展。比如说,给幼儿的活动制造一些易于他们拓展的情境。在模拟军队的晨间户外活动中,教师可以先为幼儿讲述一些小故事,并给幼儿分发军帽,在活动开始的过程中,再配以一些军队的歌曲。在这种情景中,幼儿能够更好的参与活动,并且他们结合故事与歌曲,更好融入自身的角色,并创新自身的活动形式。

3

关注幼儿能力培养是实现创新的重要目标

当前的学前教育,已然不是教给幼儿知识那么简单,其更多关注的是幼儿各项能力的发展。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针对幼儿的能力发展规划出五个领域。在这种背景下,培养幼儿能力已经成为学前教育实现创新的重要目标。而想要实现这个目标,幼儿教育工作者必须全面了解幼儿实际能力状况,并将能力培养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幼儿的成长打下良好基础。在幼儿的建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虽然说建构游戏在培养幼儿想象能力、创新能力上有着较高的优势,但是幼儿教师也不应忽视这个过程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教师应当重视三个方面。

首先,教师应当充分遵从幼儿的主观想法,避免破坏他们的想象思维轨迹。教师可以先去询问幼儿的问题或是困境,并以“朋友”的身份,提出一些建议,并与幼儿合作完成活动目标。这样做不仅可以让幼儿想象得以发挥,同时还能提升师生之间的情感。其次,教师还可以结合幼儿在建构中的共同目标,鼓励幼儿进行合作形式的建构游戏。让师生、生生都可以融入到这个活动中,一方面这样可以产生良好的活动氛围,让幼儿感到安逸、自由,另一方面幼儿们可以集思广益,拓宽他们想象道路,让建构游戏收获更好的成果。最后,教师应当从想象力角度进行材料投放。教师可以结合幼儿实际能力,投放一些有想象空间的,留有一定空白的“组装到一半的物件”,让幼儿结合自己的想象投入到建构游戏当中。最后,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积极调整材料。幼儿对建构材料的喜爱是有明显的“时间性”的,教师在一段时间后,要积极进行调整。如当小班幼儿进入到中班后,教师就可以适当的投放一些自主性较强的材料,或是设计一定难度的建构主题,引导幼儿产生积极的想象。

学前教育是学生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个时期教师一定要注意对学前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实践,不断创新符合幼儿喜好和幼儿学习的游戏化教育活动,进行游戏内容、游戏方式以及游戏环境的创新,丰富幼儿的教育活动,全面提升幼儿的综合学习能力,促进幼儿的健康长远发展。

统筹:孟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