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10

香港青年深赣“饮水思源”计划首发团前往东江源头开展国情研学活动 共饮一江水 情系赣深港 2023年04月03日

首发团成员种下桂花树。

香港青年深赣“饮水思源”计划首发团成员。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通讯员 杨恪 文/图

近日,由深圳海外联谊会、罗湖海外联谊会组织的香港青年深赣“饮水思源”计划2023年首发团30余人从深圳启程前往东江源头赣州寻根探源,开展国情研学活动。首发团先后到访深圳水库、三百山国家森林公园等东江沿线标志地点,探寻秀美的东江源头,在行走中了解“香港供水生命线”东深供水工程的历史由来,培养饮水思源、报效祖国的情怀,传承和弘扬爱国爱港的正能量。

五十八载东江奔涌

千山万水见深情

坐落于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的三百山森林公园是东江水的发源地,也是对香港同胞具有饮水思源特殊意义的旅游胜地。首发团一行到达这里,沿着林间小路一路向上,游览山水林石的自然景观,公园内的50多处飞瀑汇成溪流,形成了滋养粤港的生命源泉。“月光光,照香港,山塘无水地无粮。”这是20世纪60年代,在香港广为流传的一首歌谣。景区讲解员向大家介绍,1963年,香港遭遇了60多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干旱,市民每四天供水一次,350万人的生活因此陷入困境。同年12月,在周恩来总理的批示下,中央拨专款修建东深供水工程,香港长期缺水的难题从此迎刃而解。

首发团一行还先后走访了护源石、饮水思源·香港青少年国民教育基地、思源文化展馆、漫云栈道、东江第一瀑、东生围景区等地,实地感受三百山秀丽风光,深入了解安远人民守护东江源头的生动故事。

“在此次走访中,我们了解到从前东江水到香港并非一路畅通,为此东江水供港计划对沿途进行了58次抬高,源源不断的净水才得以顺利输送到香港。”东深供水工程的历史故事令在场的香港青年们深受触动。首发团成员汪本凯说,国家对香港的关切,对香港群众的关爱,犹如东深水般润物细无声。很多香港青少年以为打开水龙头有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所以团员们希望将此次国情研学的所见所闻讲述给更多香港同胞,让大家明白香港用水来之不易。

饮其流者怀其源 桂花飘香心相连

为践行“呵护东江源,保护三百山”的生态理念,首发团在福鳌塘·思源宝鼎旁开展植树活动,种下了五颗桂花树幼苗。成员们互相协作,手持铁锹锄头,一同分苗、运苗,挥锹铲土、浇水围沿、扶苗压实,将寄托了希望与感激之情的树苗根植于三百山中。“以东江水为纽带,安远县和全香港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了一起。”望着眼前的亲手种下的小树苗,首发团成员黄耀嘉成就感满满。大家期待今日种下的一颗颗幼苗,能在未来成长为香满三百山的参天大树,代替自己为涵养东江源头水送上一份“绿色呵护”。

此次首发团到访的赣州市是江西的“南大门”,素有“红色故都”“江南宋城”“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和“世界橙乡”等美誉。作为此次首发团的带队团长,罗湖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黄锦麟说:“在这一次旅程中,我们深入了解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以及风土人情,对赣州的城市特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当年东深水工程建设者们勇挑重担、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激励着新时代青年们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敢闯敢试、勇立潮头。“未来,我们将发动更多香港青年走访深赣‘饮水思源’研学路线,来安远三百山旅游休闲,领略祖国大好河山之美。”首发团成员们表示,赣深港三地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商缘相连,具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今后大家将发挥“双向连接”的自身优势,促进赣州经济发展、产业升级,齐心协力推进赣深港三地紧密合作、高质量发展。

涓涓清流润紫荆 共画最大同心圆

罗湖区与香港山水相连、人文相亲。近年来,罗湖区在市委统战部等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多维纵深推动深港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活动走深走实,在各领域形成“多点开花”之势,出台了加快深港融合发展45项具体举措、深港家庭服务“1+N”计划,成立了全国首家香港工商专业和青年团体服务中心,率先启动全市首个“大湾区职场导师计划”,利用莲塘口岸“人车直达”的条件研究谋划深港跨境单车游。此外,罗湖区配合市委统战部实施“国情深睇验”深圳5S研学精品路线活动,组织千余名港澳青少年到各体验点“行”和“睇”,打开港澳青少年了解国情的新窗口。

接下来,罗湖将以文旅对口合作为契机,加大力度推动赣深港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组织更多的香港青少年沿着东江水走一走、看一看,亲身体会一下香港同胞喝的水从哪里来,怎么来;实地了解内地的风土人情,带动青少年寻根探源、交流合作,增强青少年对国家的向心力和认同感,推动青少年在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