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现场。

坪山区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暨法制宣传活动举行。

开展民族团结杯趣味运动会。

民族服饰展暨“红石榴杯”颁奖典礼现场。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张静怡 文/图
“我爱坪山,爱这里的生活,更爱这里的创业氛围和美好未来。”近日,坪山区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班暨法制宣传活动举行,各民族学员通过“讲”“学”造句锻炼普通话口语表达能力,结合“听”“说”“练”等方式提升交际技能,确保随时随地无障碍交流,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近年来,坪山区委统战部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平台作用,盘活用好“民族之家”等阵地资源,着力打造“红石榴”工作品牌矩阵,统筹推进多民族互嵌式发展计划,创新城市民族工作人本化、项目化、品牌化、社会化,形成“志愿服务+体育健康+民族艺术”“文化浸润+思想引领”“丰富宣传载体+拓宽宣传渠道”等模式,进一步推动少数民族适应融入城市生活,营造民族和睦社会和谐大好局面,助力坪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强化服务管理 创建示范品牌
坪山区现有少数民族51个,总数4.5万人。长期以来,坪山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工作方针政策,高质量打造有影响力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品牌活动,积极探索建立相互嵌入式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争创国家、省级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社区,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品牌。
坪山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广泛吸纳来自全区26个民族的各行业优秀民族代表共120名,积极搭建党委政府联系各民族群众的桥梁纽带以及各民族群众联谊交流平台。依托坪山区“民族之家”阵地,打造民族品牌矩阵,健全完善“石榴籽”志愿服务社、体育健康社和民族艺术团等组织,积极支援社区抗疫,常态化开展少数民族家庭走访、民族代表人士座谈等活动,结合“民族之家”现有资源,从生活、工作、文化娱乐、医疗保障等日常环节入手,增强辖区群众的文化交流频率,帮助各族群众更好地适应和融入坪山的生活。同时,做好少数民族同胞的服务工作,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法律服务、就业指导、涉民族矛盾调处等相关工作,切实帮助辖区少数民族同胞更好融入坪山,建设坪山。
为进一步强化平台建设,坪山区还在少数民族人口更为集中的龙田街道率先建成全市首家拥有独立场地的“民族之家”,采取“区街道共建、协会运营”模式,会同竹坑社区共建高品质和谐宜居互嵌式民族团结进步社区,搭建起党委政府和各民族群众的“连心桥”。
厚植文化根脉 筑牢民族底座
坪山区注重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实践活动中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各族青少年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充分发挥区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及“民族之家”的平台阵地作用,不断拓宽教育载体、创新教育形式,积极做好省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对象工作。
近年来,坪山区委统战部携手区教育局、坪山高级中学,面向内高班学生,组织开展慰问和结校亲活动。通过赠送“金榜题名”礼包为高三学子送上美好祝愿,以结校亲的形式为高一新生更好融入高中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创新举办坪山区第一届“红石榴杯”全区中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原创作品大赛,吸引全区多所中小学踊跃参赛,征集到300余幅参赛作品,评选出30幅作品进行表彰奖励。同时,在“红石榴杯”颁奖典礼现场,还举办获奖画展和民族服饰展,进一步引导各族学生互助共学,提升校园民族团结文化氛围。
聚焦活动宣传 营造浓厚氛围
随着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民族因素不断嵌入到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民族工作开始呈现出全域化、生活化、多样化等特点。为确保基层民族工作有效运转,更好地辐射带动全社会聚焦民族团结进步工作,坪山区不断丰富民族团结联谊交流平台,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联谊交流活动,累计举办民族技艺展、瑜伽公益课、“民族团结杯”乒乓球比赛、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等丰富多彩的群众性交流活动150余场,吸引4000余人次参加。借力“同心坪山”微信公众号,开展“民族团结心向党·同心逐梦创坪山”2022年线上答题活动,吸引5000余人次参与,引导群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坪山区还对标“双区”建设和三大主导产业建设需求,积极营造民族团结和谐、凝心聚力助力“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建设的浓厚氛围。累计开展30多场民族团结进步宣传“八进”活动,深入机关、社区、学校、企业、园区、宗教活动场所,发放8000余本宣传手册,广泛宣传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及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为助力坪山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团结奋斗的民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