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5

孩子厌学、情绪低落,怎么办? 看看如何为孩子营造一片晴天 2023年05月26日

学生积极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龙岗融媒记者 黄珍珍 通讯员 王佳妮 应清 文/图

五月的初夏,天气透着丝丝闷热。和这天气一样略显烦闷的妈妈,因孩子情绪波动或导致厌学问题,向吉华街道妇联求助。吉华街道妇联有关负责人接待这名妈妈后,并未因为“事小”而忽视,而是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立即介入,助力妈妈和孩子走出困境。

5月25日,是心理健康节。让我们来看看,当孩子面临心理问题时,他们是怎样为孩子营造一片晴天的。

危机干预帮助求助者安全度过危机

“厌学,是孩子逃避现实的负面情绪表现。旷课,逃学,消极,易怒,心情压抑,缺乏兴趣和动力……如果出现以上种种现象,你的孩子可能出现心理问题了。”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段晓静表示,大量研究表明,孩子厌学与缺乏支持的家庭环境、个人目标与价值感的缺失、精神障碍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往往不是单独起作用,而是相互交织,共同导致孩子厌学。

“当接到这名妈妈的求助后,我们立即与心理咨询师联手,为她提供帮助。”吉华街道妇联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在及时安抚和帮助该名家长后,最后根据当事人的意愿,让孩子回校接受学校心理辅导老师的帮助,然后持续关注事件的进展。

现场求助在于治,问题根本在于防。“因为我们建有“1+1+7”心理服务体系,有专业的队伍和力量,所以在此建议居民朋友,如遇到心理方面的困难一定要学会求助。”该负责人说。

孩子情绪是否稳定与家庭环境息息相关

“我们在接到求助时,首先会对孩子进行心理评估,或用沙盘模拟场景,或通过绘画的方式了解其内心深处的想法,然后根据不同症状给予对应的帮助。”驻吉华街道智慧平安服务中心心理服务室、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苟赟洁告诉记者,如果心理测试评估出孩子心理问题严重,会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如果只是在心理咨询可工作范围内,则会与街道妇联、学校三方联手,分别对家长和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因为孩子产生情绪问题,很大程度上与父母关系、亲子关系是否融洽相关联。所以说我们帮助的不仅仅是‘患者’。”苟赟洁说。

“因家庭原因导致情绪波动、厌学等的孩子是厌学群体中比例最多的。这看似突然发生的事情,其实是一个积蓄已久的过程。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孩子出现以上症状,父母首先要做的是接纳孩子当下的状态,支持孩子,相信孩子,只有有了信任,孩子才会愿意和父母一起共同面对。其次,家长要把孩子这个‘人’和‘事’分开,不要把所有事情和孩子情绪波动关连。”段晓静表示,否则孩子会认为,父母爱的是听话、做这件“事”的我,而不是我这个“人”。要让孩子懂得,TA情绪低落,TA消极落寞,TA甚至厌学,依然值得父母去爱。

把爱和阳光教育融进每个孩子心里

“孩子们,你们能告诉老师,自己有什么优点吗?”“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为什么最喜欢这个人呢?”“你最喜欢做的事情是什么呀?”……在一节心理主题班会上,班主任携学校心理老师一起开展正面引导阳光教育课。环顾争先恐后高举小手的孩子后,老师看似无意点了没有举手的孩子起来回答问题。这种主题班会是现代化教学中正面教育的一个缩影。

“情绪是天生的,遇到难以接受的事情导致出现各种情绪也是正常的,所以家长要学会理解和接纳孩子出现的各类情绪问题。学校也会在心理课、班会课、心理社团等课上开展如何调节情绪的主题课。”甘李学校心理老师黄婷表示,这是面向全体同学的正面教育,同时还会在每个班级设置心理委员,每个学期进行专业培训,引导他们学会帮助同学。“心理委员是班级里的热心肠、助人小能手,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黄婷说。

阳光教育课在于“广撒网,多捞鱼”,所以难免出现“漏网之鱼”。现实生活中,往往存在即便产生情绪问题,也不懂得或怯于求助的个例。“为了避免‘漏网之鱼’,在校期间,班主任会加强日常观察、进行定期家访。同时班级心理委员的报告、科任老师的报告、心理测评、心理课堂学生反应等,也可以帮助学校心理老师发现孩子的心理困扰。”黄婷称,发现孩子出现情绪问题后,心理老师会及时介入,进行辅导,帮助孩子识别自己的情绪,并掌握调节情绪的方法。如有需要,还可到学校心理辅导中心宣泄室释放情绪。同步进行的还有班主任安排心理委员主动帮助与陪伴。此外,学校设置的阳光体育课、美术课、音乐课、各种社团课等等,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释放压力,树立信心,增强心理健康水平。

家校联手共同帮助走出困境是其中至为重要的环节。“家长和班主任要定期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孩子的情况。学校也会定期举行关于家长的讲座培训,针对容易出现的各类家庭教育问题进行指导。只有家校联合,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黄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