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4

故乡的小吃 ◉江飞泉 2024年02月26日

我的故乡建瓯城拥有近两千年历史,它留传下的美食也相当悠久。且不说喷香弹糯的芋饺、薄嫩熏晒的板鸭、肥而不腻的大肠粿,单单那清爽滑口的鼎边糊、薄如蝉翼的春卷、以抗倭名将戚继光命名的“光饼”,都曾让我垂涎三尺,即便远离故乡多年,依然念念不忘。但我最想念的还是鼠麴草粿和鼎鼎糕。

在我们老家,正月初五过后几天,田野就开始遍长丰美壮硕的鼠麴草。我们挑选最鲜嫩的采摘回来,将它挑择、洗净、切碎,和在粳米里,加点糯米增加弹性。泡好的大米磨成米浆倒入大铁锅,炉灶里的柴火烧得旺盛。大概二十分钟,水分渐渐蒸发,剩下的是粘糯的米粿。出锅,放在搪瓷脸盆里不断用手拍打、翻转、拌匀,尽量使之更粘糯弹性,鼠麴草特有的清香蔓延在厨房和客厅。厨房雾气腾腾,姑姑已架上蒸笼,底层衬上粽叶或荷叶,粽叶与荷叶要用陈年的。随后,将拍打揉捏成半月形的粿条放入蒸笼,每只粿条半个手掌大小,大致蒸透十五分钟,即可出锅。刚出锅的粿条没味道,如果喜欢吃原味鼠麴草粿,刚出锅倒是最佳。或者拌上点猪油、酱油和陈醋,蘸来吃,味道有某种说不出的清香甜糯。

更正宗的吃法是用小火煎来吃,两面稍带煎焦味,不影响鼠麴草特有的清香口感,又增添些许煎香味,快出锅时,淋几滴老家特有的青红酒,顿时异香扑鼻,让人恨不得立马入口大嚼。配好姜葱酱醋蘸料,再煮一锅鸡蛋瘦肉汤配之,简直是世间美味。幸运的是,春节期间吃过多次,也算解馋了。遗憾的是,鼠麴草毕竟是季节性植物,如果错过一年的最佳食用期,就需再等一年。

严格说来,鼠麴草粿算不上经典的建瓯美食。关于建瓯美食,完全可以单独写一篇《舌尖上的建瓯》。县城解放路那家店供应十数种让人垂涎的精美小吃,如鼎边糊、扁肉、豆浆粉,他处难吃到的芋饺、肉燕。还有很少有人花功夫做的“鼎鼎糕”——将籼米加苏打和黄豆,磨成粿浆,待花生油加热到沸腾,用小勺子舀粿浆放入油中,粿浆受热吸收油脂,慢慢膨胀,便脱离勺子,炸熟后金黄酥脆,像一只只金色小元宝浮在热油上,卖相相当不错,酷似老家斟酒的小瓯子,“鼎鼎糕”的叫法大概就是这么来的。刚出锅的鼎鼎糕喷香酥脆,一口咬下去,葱花被油脂浸透的香味沁入鼻尖,没有油腻感,口感比油条细滑,比油饼酥脆。我尤其喜欢嚼之脆香细糯的口感,辅以正宗黄豆浆更妙。

离开故乡二十年了,常常梦见奶奶做的鼠麴草粿,姑姑炸的鼎鼎糕,姑父做的纳底汤,还有一家十余人围坐在古朴圆桌前大快朵颐的团圆场景。如今只有过年回老家,才能偶尔品尝到这些其貌不扬,却饱含故乡深情的故乡美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