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03

詹培明: 求精求细铸“潮彩” 求稳求实守匠心 2025年04月28日

詹培明。

詹培明拍摄和创作的黄霸鶲系列产品。

龙岗融媒记者 赵薇 文/图

位于龙岗区龙岗街道五联社区的斯达高园区,宛如一座艺术殿堂,精美陶瓷诉说着传统与现代交融的传奇。而这背后,凝聚着深圳市斯达高瓷艺(深圳)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斯达高”)创始人、总工艺师詹培明的坚守与创新。从热血创业者到行业先锋,他在龙岗这片充满可能的土地上,书写了一部激情拼搏的创业史诗。如今年届七十的他,声音依旧坚定而洪亮:“扎根二十多年,龙岗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潮港逐梦:瓷艺根基深植 商海首战告捷

“我出生于瓷都潮州枫溪,家中长辈皆是潮彩工艺高手,自幼便玩泥巴、制坯、上釉、烧制、画瓷,日复一日练习。十几岁时,我便能熟练绘制两千笔陶瓷图案边饰,成为潮彩第三代传人。”与此同时,年少的詹培明对无线电技术展现出浓厚兴趣。无数个日夜,他与电子元件、电路图纸为伴,从组装真空管收音机,到后来反复调试半导体收音机,不断钻研电路原理,尽情享受着探索带来的乐趣。无线电与陶瓷,这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爱好,却为其日后独特的人生轨迹埋下了伏笔。

1979年,詹培明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奔赴香港,凭借扎实的无线电知识和对商机与生俱来的敏锐嗅觉,挣到人生第一桶金。詹培明颇有些自豪地说:“当时有人找我采购全英文说明书的电子设备,尽管我的英文基础薄弱,但凭借着对无线电的熟悉和字典帮助,我接下了这个任务。3个月,我就赚了60万元港币。”

陶瓷始终是詹培明难以割舍的心头好。特别是见识到先进的陶瓷制作工艺后,他意识到差距,“我接触到从国外引入的先进技术,运用科学仪器进行标准化生产,利用专业的温度计精确调控窑炉温度,从而显著提升产品的合格率”。詹培明一边在电子行业积累资本,一边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陶瓷相关知识。随后,他在香港生产力促进中心进修,掌握了最新的丝网印刷技术。1989年,詹培明毅然踏上回深圳创业之路,创立了斯达高。

龙岗创业:珐琅突破瓶颈 国瓷铸就丰碑

创业初期,詹培明主要专注于陶瓷花纸印刷业务,凭借着在香港学到的先进技术和自己多年来对工艺的钻研,斯达高迅速在市场上崭露头角。2000年,随着公司发展壮大,詹培明在龙岗区横岗镇设立工厂。

“珐琅彩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瑰宝,但传统珐琅彩存在一些局限性。”詹培明回忆道。从1992年开始,他一头扎进珐琅彩工艺的研究中。“我花了大量时间查阅资料,弄清楚珐琅彩的化学和物理特性,反复调配原料,尝试不同的烧制温度和时间。”历经十余年的不懈努力,詹培明终于成功研发出无铅无镉的珐琅彩工艺。

说起斯达高陶瓷走进人民大会堂的经历,詹培明感慨道:“很多人觉得这是幸运,但我知道,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2017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向全国征集日用陶瓷产品。“我们研制的《再现琺琅彩》系列‘白家大院’‘集贤瓷’当代日用瓷器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作为日用陶瓷部分第一次收藏。这两套作品从颜料调配到烧制温度,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詹培明如是说。

没想到,这份认可带来了更大的机遇。“相关人员看到我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的作品,找到我们说:‘金色大厅需要一套能与之辉映的瓷器,你们能不能做?’”詹培明回忆道,“我当时没有丝毫犹豫就答应了,因为我们有这个底气”!

然而,制作“国瓷”并非易事。“光是设计方案,我们就改了十几版。”詹培明介绍,团队最终以“春满园”为主题,采用明黄色珐琅彩搭配鎏金工艺,融入中国传统吉祥图腾。“为了达到理想的金色效果,我们试验了多种金料配方,烧制了上百次样品。”三个月的日夜赶工,当“春满园”系列瓷器摆放在金色大厅时,所有人悬着的心才落了地。詹培明说,“这不仅是斯达高的荣誉,更是深圳陶瓷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詹培明一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他还将目光投向陶瓷板画领域。传统陶瓷颜料在色彩还原度和细腻度上无法满足摄影作品的复制要求,面对这一难题,詹培明带领团队经过反复尝试不同原料配比,在高温窑火的一次次试炼下,终于成功调配出能精准还原摄影色彩的陶瓷颜料,为陶瓷板画的发展开辟全新方向,让传统陶瓷艺术在创新之路上越走越远。

“我们不做普通陶瓷,也不将精力放在扩大规模上,而是立足高端,参与全球竞争,在注重文化艺术以及工艺创新的基础上再做强。”詹培明说,“目前,我们的产品已远销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全球多地的经销商建立紧密合作,让中国瓷器在世界舞台上大放异彩。”

除了在陶瓷工艺上不断创新,詹培明还有一个爱好——摄影。“摄影对我来说,是另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他表示,虽然创业初期工作繁忙,但内心对摄影的热爱从未消退。直到2004年,公司逐渐步入正轨,他又拿起了相机。“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在摄影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詹培明感慨,“摄影教会我,永远对世界保持敬畏与好奇,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怎样的奇迹”。

文旅焕新:园区变身景点 艺术拥抱大众

“2008年来到五联,那时产业园里企业不多,我选了靠北的角落。”詹培明回忆道,当年的决策无比正确,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工业园旁建起高楼,北通道、外环高速相继通车,收费站就在厂区门口,交通十分便利。

“2023年,我们还成功获评深圳市五星级工业旅游点。”目前,斯达高瓷艺文化产业园设置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区域:在手工彩瓷贴花区,可以近距离观看精妙绝伦的传统工艺;在大型瓷板画展示区,可以欣赏一幅幅精美绝伦的瓷板画;在瓷艺馆,可以欣赏众多艺术珍品;在陶瓷贴花DIY手工坊,可以动手体验指尖上的艺术……

如今,斯达高园区每年吸引着数万人次前来参观体验,不仅为企业开拓新的发展路径,还推动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与此同时,詹培明正全力打造“与瓷共舞”艺术馆,这是他多年来的梦想,“希望通过艺术馆为艺术家搭建交流合作的平台,将摄影、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与陶瓷进行深度融合,创造出更多富有创意和艺术价值的作品”。

“深圳是一片充满魔力的热土,只要你敢想敢做,就有无限可能。我也通过瓷器让更多人感受深圳、龙岗的独特魅力。”詹培明介绍,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他与画家合作推出《印象深圳》瓷板画;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前夕,精心打造《深之情》系列;深圳亚洲杯乒乓球赛期间,推出《水晶石》系列。这些作品以深圳、龙岗地标和市花为灵感,融入陶瓷创作中,饱含着斯达高对深圳、龙岗的热爱。

“北京有京派,上海有海派,深圳也有自己的深派文化,那么,在深派文化中,一定要有瓷艺的一席之地。”詹培明提出“深派瓷艺”概念,“深”代表深圳,意味着现代化、国际化,“深派瓷艺”即是用现代的文化、现代的人才、现代的科技、现代的材料,设计生产出具有时代特色的瓷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