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形机器人主题讲座。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陈瑜心 文/图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应用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和机遇?未来,人形机器人有哪些应用场景?近日,由宝安区委统战部指导,宝安区海归协会、致公党宝安总支联合主办,宝安区侨港澳青创之家协办的“归·家”——人形机器人新浪潮:探索未来发展方向与产业趋势主题讲座举行,引领海归创业者拓展格局视野、拥抱技术变革,为深圳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注入新活力。
解码人形机器人发展新趋势
随着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大脑、小脑、肢体”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确保核心部组件安全有效供给,不少人形机器人正实现批量生产。有人将2025年称为人形机器人量产元年。
活动中,国泰海通研究所高端装备行业首席分析师肖群稀作专题演讲,系统阐述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精细操作—任务泛化”的技术演进路径,预测2025年行业将迎来“商业验证”关键节点,着重解析政策支持与企业战略的协同发展机制,并提出构建产学研用“四位一体”创新生态的实施方案。
“‘具身智能’被写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人形机器人作为具身智能的重要载体之一,已进入技术集中突破和应用初步试水的关键发展期。”“放眼未来,人形机器人发展潜力巨大,将给相关企业带来巨大的市场机遇”……活动现场,与会海归创业者还结合自身专业背景,就机器人领域的有关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大家纷纷表示,将不断提升探索新领域、抢抓新风口、竞逐新赛道的能力本领,加强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创新与应用发展。
激发海归创新创业新动能
长期以来,宝安区委统战部、宝安区海归协会积极开展“归·家”——深圳市归国留学人员服务计划(简称“归·家”服务计划),通过政策解读、创新创业、就业对接、联谊交友、关爱公益5项服务,为广大归国留学人员搭建干事创业舞台,助力他们在深圳和宝安筑梦圆梦。
本次活动作为贯彻落实“归·家”服务计划的具体举措,通过有机融合宝安区海归协会国际化人才网络与致公党宝安总支侨海资源优势,创新搭建了“政—党—企—研”多维对话平台,实现了技术资源共享与跨界合作对接,既深化了海归创业者对人工智能前沿领域的认知理解,也为宝安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实践参考。
宝安区海归协会秘书长张宇怀表示,此次讲座解析最新技术和行业趋势,帮助海归创业者更全面地了解人形机器人领域。接下来,协会将继续丰富活动形式,为大家搭建更好的学习和交流平台,为深圳市打造全球人工智能先锋城市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