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粤剧《红头巾》剧照(资料图) 龙翔 摄

2025年6月23日在加拿大首都渥太华唐人街正式揭幕的加拿大铁路华工纪念碑。林峰 摄
不少国家都有镌刻华人移民奋斗印记的雕塑,这些雕塑是艺术品,也是海外华人移民的“立体史书”,记录着华人移民为当地发展作出的贡献。
新加坡“红头巾”
用头巾裹住的城市记忆
20世纪初,大批来自广东三水的女性远赴新加坡,在建筑工地搬砖建房,默默承担苦难和悲欢,不仅为当地建设洒下汗水,也为亲人、为家国努力拼搏。“红头巾”由此成为新加坡对三水建筑女工的专属称谓。
为铭记她们的贡献,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在该局大厦门外塑造了三尊“红头巾”石像,在牛车水、地铁站等地也分布着相关雕塑。“新加坡眼”主编贺丽琴在接受记者连线采访时提到,“红头巾”相关雕塑作品吸引了众多游客,以她们为原型的玩偶纪念品流入市场,成为人们缅怀这段历史的载体。
“‘红头巾’们凭借双手改变了自身命运,更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尊重。”贺丽琴介绍,新加坡不仅将“红头巾”的故事写入教材,还推出主题电视剧、邮票、儿童绘本等作品,讲述三水女性的奋斗故事。
“红色在中国文化里象征吉祥、辟邪,在危险的工地环境中,红头巾不仅寄托着她们祈求平安的心愿,还因醒目能引起他人注意,起到保障安全的作用,同时也能保持头发清洁。”新加坡华人张越骞说道。
“本地人将‘红头巾’雕塑视为勤劳与奋斗的象征,许多学生和游客都会前来,感受‘红头巾’自重自爱、自立自强的品质。”张越骞说。
加拿大铁路华工纪念碑
铁轨上的生命丰碑
今年是加拿大太平洋铁路建成140周年。不久前,一座加拿大铁路华工纪念碑在渥太华唐人街揭幕。
该纪念碑由渥太华唐人街商业促进区主持修建与安装,并获得加拿大联邦政府旅游振兴项目专项资金支持。纪念碑主体雕塑再现了两名华工一立一蹲、以人力铺设铁轨的场景。作品长3.8米、宽3.1米、高3.2米,采用青铜、黄铜与不锈钢等材质铸造,重约1.1吨。
其基座以中、英、法文刻有铭文:以此纪念碑向1880至1885年间为加拿大铁路献出青春和生命的一万七千名华工致敬。
“1885年,加拿大太平洋铁路贯通,华工在建设过程中功不可没。他们在悬崖绝壁间开山凿石、铺设铁轨,甚至冒着生命危险,将自己装进篮子悬挂在岩石上作业。”加中友谊促进会会长朱九如介绍,该雕塑有助于让年轻一代华侨华人了解华工参与铁路建设的历史,明确华侨华人是加拿大建设的重要力量。
哥斯达黎加“共创辉煌”
铜像里的多元生存图景
在哥斯达黎加,“共创辉煌”纪念碑上的三个铜像雕塑,记录着首批华人移民故事。
三个铜像雕塑一个手持书本代表文化,书上刻着生命之花,寓意生命与活力,记录着华人在美术、音乐、戏剧、学术、科学等方面的成绩;一个拿着球体代表贸易,球体的同心线条源自中国古代天文工具“浑天仪”,象征着中国悠久的跨国经商史;一个手拿炒锅,代表美食,寓意着中国菜在哥斯达黎加的发展之路。
纪念碑捐赠者之一、哥斯达黎加—中国友好协会会长邓煦平介绍,铜像皆为华人面孔,展现的文化、贸易与中餐领域,是哥斯达黎加多数华侨华人的从业方向,并不指代具体个人。每一位在哥斯达黎加奋斗的华侨华人,无论是诗人、科学家,还是起早贪黑的小超市店主,都是铜像的原型。
邓煦平说,华侨华人凭借进取心和勤劳品质,积极融入当地社会,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共创辉煌”纪念碑上的铜像,见证着华侨华人对当地发展的贡献。
(据中国侨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