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立蕤参与交通劝导服务。

奖章与证书。

张立蕤。
龙岗融媒记者 陈英东 通讯员 骆璐怡
2025年4月28日,在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南社区党委书记张立蕤作为受表彰的全国劳动模范代表,从党和国家领导人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章与证书。这份荣光不仅属于他个人,更是对所有扎根基层的社区工作者倾情奉献的集体礼赞。
1997年盛夏,大学毕业的张立蕤听从内心的召唤,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我是土生土长的六约人,这片土地需要我。”从青涩学子到社区当家人,他见证了阡陌纵横的家乡蜕变为高楼林立的现代社区,也深度参与了基层治理从传统管理向智慧服务的转型。
“小黑板”上手写民情解难题
在张立蕤的办公室,一块不起眼的小黑板曾是社区民生的“晴雨表”。2018年,木连龙片区2.6万平方米的违建窝棚成为悬挂其上的“头号难题”——这里电线私拉乱接、“黑煤气”遍布,台风暴雨时节居民安危时刻牵动人心。面对这块“硬骨头”,张立蕤带头签下“军令状”,带领社区党员干部开展百日攻坚。
最难啃的“钉子户”黄某起初闭门不见,得知其子女入学困难后,张立蕤多方奔走协调减免费用。这份雪中送炭的真情最终融化了坚冰,黄某不仅带头搬迁,更协助说服其他住户。最终89处违建安全拆除,曾经的“城市伤疤”蝶变为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龙岗新晋网红打卡地。
智慧治理的“红色动能”
面对超大型社区治理困境,张立蕤推动六约片区“合二分三”规模优化调整,为全区提供精细化治理的“六约样本”。他更创新打造“红色朋友圈”,联动辖区企业商户共建共治:推动闲置地变身“口袋公园”,协调股份公司盘活地块解决“停车难”;组建商户联盟自治巡查,占道经营投诉骤降70%;设立源头治理平台化解劳资纠纷54宗,实现“矛盾不出社区”。
张立蕤创建的“能量树”党建品牌更是在伯恩光学企业落地生根,建成VR党史馆、共享书屋,让“党建搭台、企业唱戏、群众受益”的治理新格局枝繁叶茂。
枝叶关情的文明温度
当了解到六约市场因“脏乱差湿腥臭”饱受诟病后,张立蕤第一时间组建“党员示范岗”,逐户倾听商户改造顾虑,协调过渡方案,最终将这个民生痛点升级为“星级市场”。他创新“三导工作法”(政府引导、专业指导、群众主导),推动礼耕路、太兴街等道路“微改造”,在木连龙绿道口深挖文化基因,让艺术景墙与焕新的人行道、自行车道一同织就辖区近三万居民的“诗与远方”。
如今,市场里诚信商户的电子溯源秤、绿道旁自发的文明引导岗、文化墙下亲子研学的笑脸,共同勾勒出“润物无声”的城市文明图景。
永不停步的勤务员
2016年社区“政企分离”时,张立蕤放弃收入更高的股份公司职务,选择留守基层:“我要用全部精力,守护好六约这一方水土一方人。”
张立蕤推动建成省级标准化职工之家、暖蜂驿站及两个“医养融合”的夕阳红养老中心,助力横岗街道获评国家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街道。同时,他还推动牛始埔路拓宽、红绿灯优化等诸多民生细节的改善,更着眼未来,擘画横岗南产业新城和龙岗区行政服务及公共服务的“副中心”蓝图。
脚踏实地践行为民初心
通过“张立蕤书记工作室”的“星计划”,张立蕤让年轻干部轮值“书记助理”,将“调解先当出气筒,再当政策通”的“土法子”倾囊相授。这支队伍啃下城中村天然气入户的“硬骨头”,惠及98%住户;连续三年开展“点亮微心愿”活动,联动党组织、企业为困难群体圆梦,2000余名志愿者让“小粉蓝”成为流动的温暖风景。
从手写民情的“小黑板”到智慧治理的“智能屏”,从矛盾窝点变身幸福家园,张立蕤用29载芳华印证:“变的只是方法,不变的是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初心。”手握劳模奖章,他目光坚定如初:“未来要继续用‘绣花功夫’做好每件事,让街坊邻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这位社区党委书记,正将深圳基层治理的故事,一针一线绣进时代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