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生时代 养成读书习惯

谢昆林

版次:T02来源:深圳侨报    2018年11月07日

日前,学校第六届读书节开幕,照例在校园内摆开了“图书超市”,我总是喜欢在书市里淘宝。早上下雨学生不上操,我就去书摊前逛逛,拿起一本熟悉又陌生的《三毛流浪记》读起来。说熟悉,因为从小就听说过“三毛”这个有趣的名字,知道有本《三毛流浪记》的漫画书,还拍成了电影。说陌生,据说《三毛流浪记》很有趣,却从来都没有看过电影,也没有读过这本漫画书,一直也搞不清台湾作家三毛和《三毛流浪记》中的三毛是否有某种联系。今天随手翻翻,读到张乐平先生的序《我怎样画三毛》和三毛女士的《三毛之父与我》,决定买一套三毛系列补补童年的课。

一直以来我都认为童年期读书太少,甚至青年期读书也不多。学生时代,老师只知教我们读课本,不倡导读课外书。当然,农村学校和家庭也常常无书可读,当时大人们也总认为“好好学课本、读课文”才是学童该做的正经事,看闲书不好,上课、上自修看课外书往往被老师视为大逆不道,不仅书要被收缴,更要挨批评。于是,我一直做着遵规守矩不看课外书的“好学生”。小学时代,语文成绩考个六七十分也常拿第一(不过乡村学校班上从没超过20人),上初中以后语文成绩就经常有不及格之忧了,语言的积累也仅限课本上学的那点东西,而且常常记不全面,阅读与作文很吃力,真正是“一怕古文,二怕作文,三怕周树人”。后来,以语文勉强及格(64.5分,所有学科中分数最低)考进了师范,尽管学校有图书馆、阅览室借阅书报方便了,但因为没有养成读书习惯,所以阅读量还是非常有限。

参加工作后,因为工作和学历提升的需要,开始会多读些书了,但是文学类的书读得少,中外名著读得更少,阅读常以容易理解的书报杂志、教学业务杂志书籍和考试用的教材为主。这样的阅读经历,虽然经典滋养少,但是,只要坚持,阅读能力总会慢慢提升,思想也逐步丰富了,更重要的是阅读习惯与兴趣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读写不分家,阅读多了,写点东西也不再费力了。此外,书读多了,更感觉到自己知识的贫乏、积累的缺少、见识的狭隘与思想的肤浅,越发觉得要加强学习。常常读别人的著书、听别人的演说,发觉其旁征博引、引经据典,顺手拈来,甚是羡慕、钦佩与渴望,而我,说话写文章,总是平铺直叙,缺少文采,对阅读的愿望也越发强烈了。古人云“开卷有益”,我总觉得,读书不要太功利,尤其是小孩读书不要过多限制,不要非得让他读经典,非得让他读后写笔记,非得记住这记住那,只要健康的书,孩子喜欢,让他读就是了,培养了兴趣,多读书总是好的。

经典读得少,总感觉缺少积淀,就有了一种“补课”的愿望——把儿童时代、青年时代错过的经典补回来。这些年,虽说有所行动,但还是愿望强,买书多,阅读少。这“补课”之路难行,一个借口是事多时间少,还有就是有些“小儿科”的读物实在读不起兴趣来。看来,学生时代,才是真正的读书季,一是心无旁骛,不必为工作、生活繁锁之事所扰,可以一心读书;二是绘本、童话、寓言、神话、侦探小说、少儿科普之类的书籍还只是让涉事未深的孩童感兴趣,有不少书就适合相应年龄段孩子阅读,过期再读就显得缺少趣味了,缺乏如饥似渴般的阅读动力。其实,读书如种地,哪个季节适合哪种庄稼,过了时令种出来的反季节蔬菜就没有合时令蔬菜味道好,因而在什么年龄段就要读什么样的书。老家有一个传统经验,要让小牛养大后就会耕地,必须在其一岁多的时候就训练它拉犁耙耕田,过了这个年龄,等牛长到三四岁再训练就非常困难了。于是老家人常说,从小没教养好的人,就是过了教的牛。没把握好教育契机,再要教好就难咯,学生时代要养成读书习惯也是这个理吧。

(作者系龙岗区吉祥小学校长)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