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部记载本地方言的文献面世
版次:Q15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4月15日
《南头方言志》新书发布会。
香港深圳社团总会秘书长曾灯发(中),香港南头乡亲总会会长郑钧(左一)、主席许伟强(右一)开心展示新出炉的《南头方言志》。
侨报融媒记者 李恩 通讯员 蔡志华 文/图
前海潮,后海雁
梦常在,寄语天地间
阿哥倾心声,阿妹意缠绵
南头城嘅你我,未曾会改变
荔枝熟,禾岭喊
情飘逸,渔曲随风远
······
这是一首用南头方言唱的民谣《南头民谣》,讲述了南头本地人的爱情故事,歌词中提及了荔枝、甜桃、蚝等南头特产,还有前海、后海、大南山、南头城这些南山人非常熟悉的事物,仅仅是看歌词就让人觉得非常亲切。
4月12日,由香港南头乡亲总会牵头,委托深圳大学人文学院方言研究专家丘学强团队历时两年记录撰写的深圳首部记载本地方言的文献《南头方言志》在深圳发布,以文字形式留住“乡音”的留根工程广受赞誉。南山区政协主席陈军认为《南头方言志》体现了香港南头乡亲总会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的使命担当,为南山传统文化的传承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是非常有意义和抢救性的工作。
旅港乡亲的乡愁:南头方言
“我们很多人在年轻时离开祖国、离开家乡,几十年来,我们这些南头人一直有一颗炽热的爱党爱国爱乡之心,虽然普通话、粤语甚至英语已经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交流语言,可是,南头方言始终令我念念不忘。”香港南头乡亲总会会长郑钧、主席许伟强深情地说,“南头是我们的家乡,小时候我们常坐在大树下、池塘边、祠堂前听老人家讲述祖先的由来和各种有趣的故事。无论是郑氏、黄氏、叶氏、陈氏、吴氏公祠,还是侯王古庙、华光古庙,都曾留下我和小伙伴们儿时的足迹。香烟壳、木桶箍、风筝、纸飞机、树丫和橡皮做的弹弓,是我们的玩具;水井、柴火灶、缝衣车、煤油灯、犁、石磨、石碓、葵扇,是我们常见的事物。如今,这一些旧物件或被送进博物馆,或只存在于脑海中,就只能偶尔在脱口而出的南头乡音中才能‘浮现’或‘复活’了。”
可是,每当此时,周围的好友、同事乃至自己的儿孙,对这种“怪声怪调”却只会露出茫然不解甚至不以为然的表情,因为他们平时说的是粤语或英语。就算回到自己的家乡,生活在此的青少年对“老大回”者的“乡音无改”,也没有体现出多么强烈的亲近感,因为他们平时大多说粤语或普通话。
游子思乡,人之常情。尽管认为地方方言“很土”的人很多,认为南头话“无用”的人不少,认为继续讲南头话“没有必要”的人也不少。对于南头方言这种非物质的、看不见摸不着的文化遗产,要让它继续流传下去会有千难万难。但在郑钧、许伟强等旅港南头乡亲看来,南头方言就是南头乡亲情感认同的根和本。
“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定是从一句亲切的乡音开始的。如果没有了共同的乡音,乡情就会慢慢变得朦胧、模糊、淡化。面对记忆中只会讲南头话的先人的灵牌,在祠堂同吃大盆菜时若只能使用普通话、粤语或英语沟通,虽然还不至于达到“鸡同鸭讲”的程度,但大家还是多少会感到别扭、不自在甚至有一种淡淡的哀愁。
发起拯救本地方言行动
南头半岛历史悠久,数百年以来,人们群居在南头繁衍生息,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南头方言,为社交商贸提供了便利,也为社会的文明进步作出了贡献。
据介绍,改革开放前,深圳存在多种方言,以客家话和粤语为主。但客家话和粤语在不同区域又分为多种类型,南头话就是粤语的一个分支。随着深圳进一步发展,中西文化相互交流,南腔北调高度融合,南头方言却呈现日渐淡化趋势,面临“失传”危机。
南头方言是南头本地文化的思想精髓,被称为“深圳粤语的代表话”。香港南头乡亲总会编撰《南头方言志》,意在传承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以文字形式留住“浓浓乡音”,让世世代代的子孙也有典籍可依、有根可寻。两年前,郑钧带队拜访南山区南头街道办时,向街道领导表达了这一意愿和想法。
香港南头乡亲总会这一行动立即得到南头街道办支持。南头街道相关领导表示,香港南头乡亲总会编撰《南头方言志》与南头古城的改造工作在文化上是一脉相承的,都是为了南头历史文化的传承,南头街道将支持这项工作开展。于是,香港南头乡亲总会正式发起拯救本地方言行动,组织有识之士汇编《南头方言志》。
《南头方言志》整理撰写历时两年多完成。该书围绕南头方言的历史变迁,多角度、多层次地将方言和地方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为南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扬提供了弥足珍贵的文献。
“翻阅之时,欣喜、幸福之感满溢胸间,虽然出书过程中历经多次曲折和反复,但我们留下南头生活时光纪念的愿望始终不曾动摇,希望每一位南头人都能像热爱家乡一样,热爱自己的母语——南头话!”郑钧如是说。
南头,深港历史文化之根,千年城市原点,也是今天的城市新中心,大湾区核心区域。方言传承着中国的古老历史文化,是地域文化的直接标志,它既体现了一个地方特殊的地理位置,也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变迁与风俗民情。当下中国所处的时代,正是人口频繁流动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时代,对于生活在这个时期的国人而言,传承乡音就是对乡愁最大的保护。
如何保护、传承好方言,不让这一承载着世人乡愁的文化记忆,在时间的冲刷中消失、湮灭,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作者丘学强在《南头方言志》新书发布会上说,全国推广普通话很有必要,但是不等于要彻底消灭方言,普通话和英语能让人走得更远,但方言能使乡亲们走得更近。方言是活的,是需要传承的,方言不仅是交际工具,更是一种消亡了就不可再生的重要资源。希望在有心人的传承之下,《南头方言志》能使南头乡音带着浓浓的乡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继续在深圳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