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Q15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04月15日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一首《回乡偶书》抒发了众多游子的感慨。即便岁月变迁,古老的村落变得时尚美丽,老物件被一一展览在博物馆或封存在记忆深处……但是,年轻的游子即便垂垂老矣,在其口中有着永久不变的乡音,在其心中是永远无法割舍的乡情、乡愁以及家乡的热土。
城镇化加速,方言或是维系乡土与城市联系的精神与文化纽带。《南头方言志》历时两年终于面世,它既是深圳首部记载本地方言的文献,也是联系南头古与今、老与少的“乡愁密码”。以文字形式留住乡音,让后世子孙有典籍可依、有根可寻固然值得肯定,同时,利用多媒体手段录制方言歌谣、对话等也是保护传承方言的有效方式。
不管是白发苍苍的游子,还是在当地老去的老者,他们都有共同的乡音。而这乡音,很有可能已经被年轻人遗忘,让他们感到陌生甚至“土”。也正是这带着土味的乡音,寄托着浓浓的乡愁和乡情,最适合用来诉说对家乡的情话。(月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