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 一核三心六创融合的 坂田模式蹄疾步稳正当时

版次:A08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11月04日

坂田街道建立新雪社区平安促进中心,用高科技手段编织安全网。图为省委政法委领导到平安促进中心调研。 本版图片均由坂田街道提供

坂田街道着力推动社区居民自治体系创新。 图为社区居民共同商讨决定社区重大事项。

坂田街道在全省率先开启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打造“一院两园多平台”心理服务模式。图为社区心理学院揭牌。

坂田街道建立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推动社会治理研究“智库化”。 图为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揭牌。

坂田街道以党建带群建,发挥群团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图为青少年义工参与环境品质提升行动。

侨报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通讯员 钟航

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是检验一个区域城市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近年来,致力打造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高水平东部中心的龙岗,在基层社会治理上自然也作出了“大区贡献”。龙岗区委书记张勇曾多次在全区重要会议上强调:“龙岗要尽快总结形成新时代‘枫桥经验’,推进在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上走在全国前列。”

令人欣慰的是,地处罗湖、福田、龙华三区交界,刚被赋予“龙岗西核心”区域定位的坂田街道,正在为探索新时代“枫桥经验”龙岗版本书写自己的答卷。去年,坂田街道被省委政法委列为打造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实践创新项目省级示范单位(深圳唯一街道)。以此为契机,坂田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全力打造“一核三心六创融合”的社会治理“坂田模式”,有效提升了基层社会治理水平。

以党建引领为核 一条主线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

走进坂田街道星河雅宝园区党群服务中心,除了宽敞亮堂的大厅、书香浓郁的书吧外,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党建咖啡”了。志愿者告诉记者:“坂田高新技术企业密集,年轻人多,街道通过在各大党群服务中心打造党建咖啡角,将党建元素融入日常生活,深受年轻人喜爱。”

观一叶可见深秋,窥一斑而知全豹。“党建咖啡”的走红所折射出的,正是坂田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的基层社会治理思路。作为拥有66万人口、2000多家大中型企业的街道,坂田属于典型的“二元”结构,社会治理难度颇大。对此,该街道坚持以“党建+红色”统领全局,建立了由街道党工委领导、综治部门牵头、各部门联合开展的社会治理工作机制,在社区、居委会、工业园区、企业、重要商圈等成立80个党组织,实现了基层党组织有效嵌入经济社会发展最活跃的经络。“去年底,我们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协调社区党委、物业、居民代表等,共同推动解决了困扰居民5年之久的就医难问题,使城市广场社康中心在今年6月顺利开业。”象角塘社区城市广场党支部书记申丹说。

“今年1月到9月,辖区刑事、治安警情数2260宗,较上年同期的2594宗下降了12.9%。”前不久,坂田街道公布的一组平安数据直观反映了其“党建+综治”治理思路的切实可行。据了解,该街道通过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有效整合组织、综治、劳动、信访、网格等部门资源,高水平推进“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建设,完善联勤指挥信息平台、综治服务窗口,实现了联勤指挥和应急值守的无缝对接。

而在当下正如火如荼开展的出租屋分类分级管理中,亦能随处可见党建引领的影子。“坂田建立了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网格党支部和楼栋长党小组的四级党建网络,将红旗插在了每个楼栋。”据坂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该街道已建立52个网格党支部,并通过社区党委委任指派、公开选举等方式为全街道4641栋住宅楼选任楼栋长,使党建网格与治理网格融合互动,为“大事全网联动,小事一格解决”工作格局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三心”平台共发力 为基层治理提供实体支撑

今年9月24日,因为与坂田集团存在一起宅基地纠纷而多次上访的重点信访人员王某,在坂田街道的努力调解下最终与坂田集团签下《人民调解协议书》。历时十多年的积案就此化解,成为全市“三跨三分离”案件化解的首例。

这是坂田街道发挥矛盾纠纷调解中心作用,构筑多维度纠纷解决机制的生动缩影。“就地化解矛盾,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正是‘枫桥经验’的精神实质和价值所在。”据坂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面对辖区企业、工业园转型搬迁数显著上升,潜在劳资纠纷风险大幅提高的现状,坂田依托街道综治中心重点打造了诉求服务、大调解、劳动仲裁、法律援助、网格管理五个平台,并整合现有综治、劳动、信访、司法服务窗口和部门资源,全力打造了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实现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良性互补,探索重点积案有效化解途径。

而在新雪社区平安促进中心,一张由高科技手段编织而成的全覆盖、高效率的监控网络正在社区平安建设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可实现对街道、路面全方位无死角的监控,稍有风吹草动,综合信息指挥室就会把情况反馈至路面巡查人员。”说起平安促进中心的“看点”,坂田街道维稳综治办工作人员蔡尚祥可谓如数家珍。据其介绍,该中心整合了党群服务、智慧警务、安全管理、智能体验和社区戒毒等五大功能区,并利用高科技手段对源头案件进行综合研判,实现了由原来的“面对面”到“屏对屏”的转变,“如此一来,社区应急指挥和处置各类事件的能力明显提高。同时,党群服务平台的服务性与体验平台的教育性,则让老百姓的获得感和满意度大大提升,真正做到了‘平安不出事,矛盾不上交’之外的‘服务不缺位’。”

此外,坂田街道还借助“外脑”组建了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构筑“智库化”分析研究机制。该中心以街道为主导,依托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等高校资源,吸引高校教授、博士团队走进社区,联动政、社、园、校四方共同开展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逐渐形成了“产、学、研、用”供需一体、优势互补的共赢价值链,并推动社会治理研究成果实现效益输出。

“六创融合”齐推进 将创新基因融入社会治理各领域

“所谓‘六创融合’,即社会安全管控创新、矛盾预警机制创新、公共服务手段创新、产城融合治理创新、居民自治体系创新、外来人口管理创新。”蔡尚祥介绍,如果说党建引领为坂田的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构建了坚强的战斗堡垒,三大中心平台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体支撑,那么,“六创融合”模式的建立,则将创新基因融入了坂田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

坂田街道流动人口多,不少社会新问题更先发、更集中,传统的治理机制、治理方式面临挑战。对此,坂田给出了自己的破题思路:居民自治体系创新。“我们以12个社区治保会和社区平安志愿者联合会、楼栋长联合会、平安促进会形成‘四会’联动群防群治工作机制,并实现了12个社区居民议事会全覆盖,为群众搭建了参与基层治理的交流互动平台。”蔡尚祥表示。

坂田社区黄金山小区毗邻华为公司总部,80%的居民是华为员工及其家属。过去,由于小区环境脏乱差,居住在此的华为员工常被人揶揄为“穿着西服、领带的白领去吃路边摊”。近年来,坂田街道以黄金山小区为试点,积极推动外来人口参与社区治理。“我们成立了居民事务协商委员会,共同协商解决小区问题492个,同时还成立了黄金山小区党支部、来深人员服务站和志愿者服务队,为外来人员提供公共服务372项。”坂田社区党委书记汤文成介绍,在如今的黄金山小区,外来人口有利益诉求可充分利用社区QQ群、微信群等渠道进行表达,开放、包容、平等、共享的社区文化氛围正日渐浓厚。

去年3月底,位于坂田街道马安堂社区的一家制衣厂因为跨市搬迁计划引发劳资纠纷。部分不愿搬迁又担心拿不到赔偿的员工情绪激动,扬言要去市里上访。这一消息被走访企业的社区工联会职业化工会工作者得知后,坂田街道劳动办、信访办和区、街两级工会立即介入,仅用10天便化解了纠纷。“这起劳资纠纷的高效解决得益于我们矛盾预警机制的创新。”坂田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街道建立了以企业为责任主体的劳资纠纷源头稳控机制,让企业从“袖手旁观”到“履约担责”;同时,开发坂田街道企业用工监察监测系统,将劳资纠纷情况进行分类定级;完善劳资矛盾隐患排查信息员奖励机制,组建一支1400余人的信息员队伍,实现100人以上企业社区调解组长“全知情”。

探索再出发 社会心理服务“坂田模式”在路上

今年6月28日,坂田街道社区心理学院正式揭牌成立,来自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等名校的9位心理学专家接过社区心理学院聘书,他们将围绕社区的实际需求常态化开展社区心理学研究,为社区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该学院揭牌的同一天,作为全省两个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国家试点城市之一,深圳正式启动了试点工作。这样一个不知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的安排,实际上显示了在打造“一核三心六创融合”社会治理模式上取得骄人成绩的坂田街道,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方面亦走在了前头。

“坂田街道60多万的常住人口中,超过90%的外来非户籍人口占绝大多数。这些外来人口融入城市不够,精神疾病、家庭暴力、自杀情况等心理问题突出。”在坂田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维稳综治办主任杨少锋看来,社区心理学院的建立,正是为了构建起高校智库指导、服务街道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助力解决居民心理问题的常态化机制,“社区心理学院将采用质与量探索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研究与开发,以更全面准确把握社区个人心理与行为特点,建设和谐、健康、幸福的社区服务。”

与此同时,坂田街道正探索建立面向群众的心理健康教育体验园和心理服务企业孵化园。前者以体验教育为抓手,通过互动体验的方式,让市民深度感受积极心理带来的动力;后者以企业孵化为导向,通过打造一个心理服务企业孵化和集群平台,促进医疗健康、生物反馈、VR心理训练等与心理学相关的产业形成紧密联系,寻求共同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从事业和产业两个维度推动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的完善。

“坂田街道计划到2021年底,在全街道逐步建立健全‘前端普遍服务、中端监测预警、末端精准干预’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一院两园多平台’的社会心理服务‘坂田模式’。”杨少锋说。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