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来啦!

邀您体验新时代湾区文化思潮

版次:Q15来源:深圳侨报    2019年12月02日

现场艺术装置。

《建设中的前海》。

《帽影》。

影像装置:音乐系列作品。

市民观展。

奇妙的艺术装置。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新征程:第三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观念、形式和日常化”于近日亮相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

该展览在关注珠三角之外,更邀请在中国当代艺术实践进程中有不同参与程度的艺术家,呈现艺术家在不同时期对日常生活及艺术文化的思考。其中既有最早参与中国当代艺术运动思潮的前卫艺术家,也有近年崭露头角的新锐青年艺术家;有致力于中国美术事业发展的艺术家,也有洞察时代生活的乐队成员。他们从不同的背景角度对艺术实践进行介入,共同为展览带来中国当代艺术几十年间的实践与思考。39组来自中国艺术家的近130件作品,涵盖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媒介的艺术内容。

今日深圳在“双区驱动”的模式下,联动着周边区域共同发展湾区城市群,科技人工智能发展成为热潮,新媒介材料层出不穷。种种热门话题,在当代艺术领域也成为日常,在观念和形式上影响艺术自身的表达。艺术走向日常化,其观念与形式的变化,和时代背景、社会变迁、文化思潮息息相关。艺术自身在观念的探寻与形式的演绎上相应进行深入实验,探究个人生存实践与主观情感,进入公共领域介入社会,融合社会学、人类学、计算机科学等其他学科的方法论。不同创作者与不同时间段的艺术创作如同取自多样历史阶段的切片抽样,反射不同的生活现实与文化关注点。

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创建于2015年,是一个立足于深圳本地,重点关注珠三角地区当代艺术的大型艺术展览项目。这个刚起步的双年展,正在经历不断调整、改变与成长的阶段,它试图用灵活开放的态度创造更具特色与丰富度的展览交流机制,建立深圳与珠三角、深圳与中国、深圳与亚洲及国际文化艺术网络的连接,将地方性的当代艺术纳入全球当代文化的讨论框架中。

据悉,首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在美术馆、闲置工厂及园区综合体发生,梳理展示了35年间深圳独有的文化发展脉络;2017年第二届当代艺术双年展回应深圳美术馆建设热潮,以“城市(是)美术馆”为主题,多维度探讨了美术馆本身——从具象的机构到抽象的概念——与当下城市及文化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

作品赏析

《建设中的前海》

《建设中的前海》这幅作品以位于深圳前海自贸区鸟瞰全景夜色为主题,体现了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城市深圳的沧海桑田的巨变和这座城市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计白当黑”的水墨韵味不仅强化了画家对现代都市生活节奏和生活的感受,也使笔下的都市形象洋溢着宏伟而不无神秘色彩,亦可见作者对都市营造伟力的沉湎和对都市景观的赞美。

《帽影》

《帽影》这件参展作品的构成有三个部分:斗笠、影子和小物品。镂空的斗笠象征着一个头的“空虚”,影子遮遮掩掩半实半虚,动手做的小物品是用身边随手拈来的小物件做成,它们与沈远的那些装置作品有似有似无的关联。

影像装置:音乐系列作品

作品对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了表现性叙述,在创作中,由图像生成的音乐给出了一些认知上的线索,可以发现一些相互之间难以察觉的联系,这种关系与影视中传统的声画关系截然不同,在这个系列中声画的关系是在数字技术的支撑下自然派生出来,人为干预的痕迹很少,保持了尽可能多的画面图像和声音的自然关系。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