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学习效率较低,复课后学业跟不上咋办?

心理老师教你应对“开学综合症”

版次:B05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4月15日

本期值班心理老师 尹称心,深圳市龙岗区布吉高级中学心理教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学高级教师,深圳市心灵关爱社区行家长讲师,龙岗区家庭教育执行讲师,龙岗区青少年心理热线接线员。擅长心理咨询领域:青少年家庭咨询、学业辅导、青春期恋情、生涯规划。

龙岗融媒记者 颜志祥 通讯员 尹称心

日前,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2020年春季学期学生返校时间确定”的通知,明确了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学生返校时间:4月27日全省高三、初三年级学生返校,5月11日后,各地根据疫情防控情况分期、分批、错峰安排中小学其他年级学生返校。

大家期盼已久的开学复课终于到来了,宅家学习的日子即将结束。许久未见的老师、同学又将相聚在校园,共同学习交流。面对即将来临的复学,许多学生和家长既期盼又有点担心:在家学习效率比较低,复学后学业能否跟上?

情景再现:担心复课后学习跟不上

“我们夫妻两人都要上班,孩子在家上网课无人监管,作业经常不写,老师提醒后也不完成;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出来,我们很担心复学后孩子学习跟不上,在班级掉队进而产生厌学情绪……”布吉高级中学的心理老师尹称心说,这几天她接到许多家长来电求助,这是其中一名高中生家长的担心。

抽丝剥蚕:合理应对“开学综合症”

担心孩子复学后学业成绩下滑,能否顺利适应校园生活是很多家长面临的共性问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家里的学习环境与学校学习环境之间的差异,孩子从一个相对舒适、单纯、松散的居家学习状态进入到一个紧张、有序、要求严格的学校学习状态,需要一个心理上的适应过程。新学期开学前后学生普遍出现不适应的现象,心理学家把它称为“开学综合症”。“开学综合症”的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减退、理解力下降、厌学、焦虑、上课走神、情绪不稳定等。

一般来说,“开学综合症”有五种易发学生群:心理素质低且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以及一些过于追求完美学业的优秀生。由于本次疫情期假期的特殊性,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或多或少产生了焦虑、担忧等不良情绪。

智慧锦囊

稳定情绪 激发内在学习动力

为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返校后的学习生活,尹称心老师提出以下建议。

1、稳定情绪

稳定的情绪能够提高我们应对新环境的挑战,家长的情绪状态会影响孩子的情绪准备。即将面临复学,家长首先要淡定,可以告诉孩子,目前我国的疫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学校也做好了防控疫情的多项准备,无需过度担心,但同时也不能放松警惕。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学校的安全条例,做好科学防护。

2、调整作息

宅家学习的这几个月里,有些学生的作息因为线上授课模式发生了变化,当准备开学时,应该按照学校的课程安排逐步调整现有作息。首先要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确保白天精力充沛,这样才可以让我们在回归校园开始学习时有条不紊。其次,逐渐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除必要的学习查阅资料外,周一到周五尽量不碰电子产品,以适应入学后的紧张学习状态。最后,可以通过运动、饮食的调整帮助建立新的生物钟,大概需要7-10天的时间。

3、学业准备

居家学习相对而言,会比在学校学习的任务难度有所降低。每个人在家的学习状态也各不相同,进入学校后同学之间的差异可能会比较明显,家长要提醒学生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可以和孩子一起抽时间把这段时间网络学习的情况进行总结,找出自己比较薄弱的地方,以便入学后查缺补漏,及时请教老师。

4、激发动力

无论居家学习还是返校复学,是否具备良好的学习动机与较强的学习动力,都是影响孩子学业情绪与学习效果的主要因素。家长可以给孩子讲述抗疫中的科技新闻和人物故事,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进而,家长逐步引导孩子将远大理想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有助于孩子更好应对复学后的学业压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