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福田五支部党员张晓瀚:
版次:Q11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4月20日
工作中的张晓瀚(左二)。 深圳侨报通讯员 蔡园 摄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通讯员 蔡园
2020新年伊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举国上下发起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保卫战。医务人员作为人民健康的守门人,更是每日直面凶险狡猾的病毒,奋战在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农工党福田五支部党员张晓瀚也是其中一位。
“我们清楚病毒的可怕,也明白工作中随时有感染的风险,但作为一名医生,我和同事没有任何人选择退缩,大家都积极主动投入到抗疫战争最前线。作为一名农工党员,我更需牢记使命,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和担当。”张晓瀚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
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张晓瀚所在的医院建立了隔离病房并开展工作,主要用于筛查疑似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隔离观察,通过对他们的健康状况监测、咽拭子核酸检测等手段筛查出那些隐蔽的感染者。在为患者采集样本时,需要对着患者咽喉仔细操作,因为采集时会对咽喉有刺激,患者经常会反射性咳嗽而喷发出大量飞沫。这是一份类似于排雷的工作,每天面对的患者并非明确感染,但又无法排除。这种情况下,根据防止传染病的原则,需要把每一个疑似患者都当作确诊患者来面对,任何的操作、接触都必须戴上防护口罩、眼罩、面屏、防护服、手套、脚套等防护装备,这也为张晓瀚的工作带来了不便,就连日常沟通都变得困难,说话时需要大声喊,对方得立起耳朵才能勉强听清,遇到疑问较多的患者时这种沟通就会变得更加吃力。隔离病房中的患者病情不明朗,时常会有情绪焦虑,张晓瀚还需要耐心对他们说明情况并给与更多的安抚。可是每当看到有患者排除感染解除隔离时,张晓瀚都由衷地感到高兴,内心希望每一次严阵以待最终都是虚惊一场。
3月,为了让发热门诊医生有轮休的机会,张晓瀚调换至发热门诊。受疫情蔓延的影响,门诊的情况相对复杂,需要在短时间内询问病情并详细了解到患者的疫区接触情况、疫区人员接触情况、家庭及周围疫情发生等信息,随后进一步取样咽拭子核酸检测;每一个发热、咳嗽的患者就诊都需要先到发热门诊筛查新冠病毒感染情况,并且第一时间把疑似的患者鉴别出来,因为任何一个“漏网之鱼”都有可能让前期的所有成果化为乌有。门诊工作的不可预见性,让张晓瀚时刻保持着警惕。他说,工作结束后衣服被汗水浸湿是常态,长时间呼吸不畅后导致头晕脑胀也是常态,但想想身后的人们,心底又会泛起一点点的骄傲,“因为在这个关键时刻,我们也是‘守门人’,守护着群众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