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落幕的虚拟双年展
版次:Q14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4月20日
VR虚拟城市展——城市画卷。
VR虚拟城市展里的浮冰艺术馆。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由于疫情的影响,本届“深双”九个分展场与主展场暂停了展览。然而,“城市升维”板块特别项目——虚拟双年展所有参展作品,其本身均为数字艺术,百分百虚拟化,视频流媒体已在腾讯视频上线,作为流媒体永远向广大互联网观众敞开,它们将成为真正意义上永不落幕的虚拟双年展。
在科技的推动下,城市作为人类的主要生存空间,正在不可逆转地向着虚拟化发展,那将是一个全新维度的空间系统。而双年展本身也同样经历着从实体展走向虚拟展的过程。抱着探索的初衷,虚拟双年展应运而生。
本次赛事组委会邀请到15位(12组)拥有不同学术实践背景的大师,其中有建筑师、景观设计师、科幻作家、艺术家等,大家在一座漂浮于海面之上的环形基地上互为邻居,建造各自的虚拟空间,科幻世界观的设定为城市向海面发展的100年后的深圳海域。建造过程本身即是一场虚拟世界中的行为艺术,构建出前所未有的实时跨域交互景观,而造物者的设计、建造行为,得以在虚拟世界中达成有机的统一:设计即建造。虚拟世界中的空间创作,不再受到工程技术的限制。
科幻作家吴岩、王宽联手架构此次大赛未来城市的世界观,为这个虚拟未来世界架构自洽的逻辑基础,为创作者无边的想象力提供源泉。创作过程由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概念设计师刘畅进行指导。
来自2119年的艺术家创造了一个多维平面,试图将不同时间线上的城市建筑重新编排构成一幅城市长卷。他们在一个平面上分别成为区块内的容物,包括自然物种遗址公园、浮冰艺术馆、怀旧者星球、像素围屋、空中花园社区、占天不占地的树城、量子传输售票处等。看似不相容的世界呈现多维度、参数化的状态。一切将是可移动的,公共区域不再受制于地形和规划,绿地和水域可选择性地镶嵌在建筑之间,道路拥有自由,城市中的人随意步行穿梭,所有的元素都成为一种游离、不确定的未来城市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