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华区新澜社区网格站站长、回族同胞刘国州——
版次:Q09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5月11日
刘国州(左一)向社区居民宣传防疫知识。
刘国州
刘国州(左)为少数民族同胞送去防疫物资。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文/图
近日,在工作岗位上奋战多日的回族同胞、龙华区新澜社区网格站站长刘国州收到社区发来的一份“特殊命令”——强制休息令,要求他强制休息一天。从大年初一(1月25日)接到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任务以来,刘国州带领党员同志站在了防疫最前沿,经常加班熬夜,没有休息一天。他说:“抗击疫情是每一位共产党员应尽的职责,没有社会的稳定和安康,就没有小家的美满和幸福。”
位于龙华区观澜街道的新澜社区,拥有深圳“四大名墟”之一的观澜古墟,这里商铺林立、商贾云集。漫步社区,提起刘国州的名字,可谓人尽皆知。自2015年刘国州担任新澜社区网格站站长以来,他始终发挥退役军人和共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主动承担社区和辖区帮扶对象文明创建的联络,带领队员做好宣传、检查和组织,为社区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成为老百姓心中的“知心人”、“热心人”。
他扎根社区甘于奉献 为片区居民带去安心
2004年,退伍后的刘国州来到龙华区观澜街道工作,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16年来,他始终扎根基层,虚心好学,肯于钻研,甘于奉献。
“对话用敬语、回答要和气、拒绝要客气、办事讲法律。”这是刘国州做出租屋工作的服务态度。租客有什么难事、困惑总是第一时间找刘国州。住在大布巷23号的刘大爷,子女都不在身边,家庭特困难,刘国州坚持每周去看望一次刘大爷,每次去他都会为刘大爷带饭,并为老人家递上100元的生活费。这对收入不高的刘国州来说,也是不小的压力,但他依然坚持下来。每次群众求助,刘国州也会像风一样瞬息而至,成为辖区租客最可靠的“急救车、援助队、消防员”。
为有效消除业主与租户、企业与工人、租户与租户之间矛盾纠纷,刘国州还把自己的私人电话建成“国州服务租户热线”,并将其做成卡片,派发给自己服务的片区居民。同时走近租户中间,了解租客民意及矛盾苗头, 时间一长,租客有什么事,都喜欢找刘国州谈心,在宣传政策、调解纠纷、帮危解困等工作上,每件事都赢得了租客的赞赏:“片区里有了‘国州’,我们生活得很安心!”
他发挥优势 成为少数民族同胞信任的“贴心人”
据不完全统计,新澜社区有少数民族同胞3000余人,其中以壮族、土家族、苗族同胞居多,也生活着一定数量的穆斯林群众。作为一名少数民族同胞,刘国州在做好社区网格管理工作的同时,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化解民族纠纷贡献力量。
2019年底,一名穆斯林群众在自己经营的拉面馆摆放了一张床,这已经违反了“三小场所”禁止摆放床铺的规定,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导仍不奏效,甚至产生了冲突。刘国州得知这一情况以后,主动与这名店主谈心,耐心细致地向他讲解在“三小”场所摆放床铺的危险。经过刘国州的劝导,该店主主动撤下床铺,一场矛盾及时得到化解。
他尽责坚守抗疫岗位 守护一方群众平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按照部署,刘国州担任阳光花园党支部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组长。疫情期间,刘国州与同事分工负责、按楼栋包干、不分昼夜对阳光花园居民逐户进行了摸底排查,对花园大门设立了防控监督岗,固定专门人员24小时轮班值守,登记过往车辆,监测驾乘人员及乘车人员体温,做到“不漏一车、不漏一人”;对居家隔离的住户,在为他们送去口罩、体温计、消毒液、宣传册的同时,也保障他们居家的生活需求。刘国州还主动与他们建立了“关爱微信群”,做到隔离病毒、不隔离爱。
社区的疫情防控不仅任务重、工作细、事情杂,同时也存在一定风险。根据各级疫情防控文件精神,为加强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监控,社区成立“三位一体”小组,小组成员由社区工作人员、社康人员、社区民警组成,主要负责对与湖北籍人员同行、湖北籍返深人员及其他的C类人员,上门入户了解身体状况,并通知这类人员居家隔离14天。刘国州透露,有一次从湖北返深的一对夫妻,刚回到住户接受过刘国州和同事们的检查后,就出现了发烧的症状,在送去医院进行核酸检测的同时,作为密切接触者之一的刘国州也被要求待在办公室里自我隔离,“由于核酸检测需要第二天才出结果,我们内心也是非常紧张的,所幸后来结果呈阴性,大家才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