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特区——现当代书画名家与深圳作品展”

描绘鹏城四十年芳华

版次:Q15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5月11日

启功 《行草书》

潘絜兹 《工笔西施女图轴》

吴冠中 《山松图》

黄永玉 《吴隐子图轴》

刘海粟《松鹰图轴》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近日,由深圳博物馆主办的“心系特区——现当代书画名家与深圳作品展”在深圳博物馆历史民俗馆第二专题展厅展出,展期将持续至6月28日。

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深圳已从一个边陲农业县发展为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四十年特区文化敢闯敢试,百花齐放;全国文艺家齐声支援,翰墨流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深圳经济特区刚成立便在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全国各地的书画家纷纷来到深圳经济特区,用翰墨作品图写特区山水,歌颂特区建设,形成了改革开放初期独特的文化现象。同时,在深圳博物馆开馆之初,全国各书画家纷纷为此创作书画作品,用笔墨艺术寄予特区文化热情的祝福和期盼。

为热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四十周年,深圳博物馆特别遴选馆藏现当代书画名家与特区建设相关的一批作品,包括刘海粟、启功、陆俨少、沙孟海、关山月、吴冠中、黄永玉以及港台地区饶宗颐、赵少昂、欧豪年等名家作品。这些作品凝结了艺术家对特区建设的心声,既展现了全国美术菁英与深圳特区的书画情缘,也体现了改革开放初期深圳活跃的传统文艺活动。

展览分为献礼鹏城与开馆翰墨两个单元。

在献礼鹏城单元,丹青妙笔书写华彩篇章,翰墨艺术寄寓改革历程。深圳经济特区四十年发展如大鹏展翅,日新月异。深圳文化艺术也经历了从无到有,海纳百川的过程。特区建设之初,全国各地大批书画艺术家、人文学者、社会活动家等各界文化名人受邀南下深圳,雅集研讨,建言献策,热情支持特区的文化建设,并为此创作了大量的书画作品,为特区建设留下了极为珍贵的历史记录。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些知名画家如陆俨少、唐云等寓居鹏城;同世纪九十年代,一批中青年艺术家南下,成为深圳这座新兴城市的宝贵文化财富,为深圳艺术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观览名家翰墨,正可感受老一辈艺术家心系特区的改革情怀。

在开馆翰墨单元,1981年深圳博物馆正式成立后,为积极筹备开馆,借助特区改革春风,深圳博物馆向当时全国各地著名书画家广泛征集作品,并得到了艺术家们的热情响应。南北各地著名社会活动家、科学家、美术家、文艺家、书法家纷纷创作相关作品,并无偿捐赠深圳博物馆。

深圳博物馆因此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包括李苦禅、陆俨少、启功、沙孟海、吴冠中、黄永玉等一批现当代书画名家创作的精品。这些书画作品以特区文化建设为题,各具自身艺术特色,可谓百花齐放,既展现了书画家们深厚的艺术功底和创新能力,更寄予了对特区文化建设的热切期盼与深情展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