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国军 [龙岗]
版次:A08来源:深圳侨报 2020年08月14日
深夜,我在街边准备叫一辆车回家。
路边停了一辆摩托车,二十多年前在深圳街头揾食的那种。车主正殷勤地拉住一名打工者模样的男子,盛情邀请他上车。男子肩扛手提了两个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刚从一辆公交车上下来,看样子还要转乘到偏远的工业区去。
这些年深圳禁摩,摩托车早已不见踪影。可能由于今年疫情原因,久违多年的摩托车又重出江湖。
想当年,在珠三角,坐摩托车出行是工薪族的常态,既经济实惠又拉风。当年我从原深圳特区内开来的公交车下来,就是一摩托车司机载着我穿过龙城广场去单位报到。所以,每个在异乡打拼的人对摩托车都有一份情结。
然而,如今网约车大行其道,人们如果不开车,会提前叫车,专车快车顺风车拼车,或豪华舒适或经济实惠,谁会冒险搭乘没有保障的蓝牌车或锈迹斑斑的摩托车呢?
此时天落细雨,路面湿滑,周遭夜色茫茫。我真想上前劝说那个兄弟,为了自身安全,不要坐摩托车。况且,摩托佬要价不低,35元,这个价打个车也绰绰有余。
然而那个兄弟最后还是愉快地和摩托车司机达成一致。司机勤快地帮他把两个编织袋搬到摩托上,打工兄弟好不容易才挤坐上去,摩托车颤抖着消失在夜色中。
夜雨仍在下,雨点虽不大,却敲打着我的心。坐在回家的车里,我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那名打工兄弟要选择坐晃晃悠悠的摩托车?郁闷之余,便和嘀嘀司机一吐为快。
司机讲起了自己的经历。他说,自己刚来深圳时,很穷,在外面吃饭从不敢去有点档次的饭店酒楼,每次都是去街边摊大排档。后来他才知道,其实大酒楼里不全都是高档菜肴,很多菜式价格也很亲民。但他还是习惯了每次自己买单的时候去大排档消费,一是只有坐在大排档心里才觉得踏实,时时提醒自己不忘当年省吃俭用的日子;再就是,自己的光顾,对那些路边摊大排档的小老板,多少也是一点支持鼓励。听到这里,我似乎有些明白了那名打工兄弟选择坐摩托车的原因。
夜已深。我的心情也趋于平静。我想,即使天色再暗淡,我们也不能忽略普通人眼里流露的温良之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