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田区福田街道水围社区:

延续历史文脉 凝聚侨胞感情

版次:Q10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3月01日

雅石艺术博物馆内的奇石精品。

水围社区的特色美食让海内外乡亲和国际友人为之点赞。

庄子铜像。

深圳侨报记者 柯东波

通讯员 栾文斌 文/图

水围社区(水围村)位于深圳市中心南侧,隶属福田街道,毗邻皇岗、福田口岸,地处福田CBD核心区域。现居住着3万居民,拥有着大量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水围村,以其包容、共赢的深圳精神担负起边境驿站的重担。

水围社区充分发挥深港地域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以辖区恒春园雅石艺术博物馆为主阵地,以华侨文化为纽带,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顺应归侨侨眷、海外侨胞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需求,促进中华文化走向世界。2020年,福田区福田街道水围社区获评“深圳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

600多年古村文化底蕴深厚

水围村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600多年历史。在水围村村口,一尊高5.8米、手持经书、气宇轩昂的庄子铜像庄严矗立。

水围文化广场的浮雕石壁,篆刻着水围村的历史:水围村庄姓,源自庄子。庄姓村民祖先来自“庄子的四十八代传人、后移居福建春阳的一世祖庄森公的十七代孙——庄罗公的后裔”。庄罗公于南宋期间出征抗元,在江西殉职,其子庄敬德官至“广东提督”。

明朝洪武年,敬德庄四世祖蒙斋、子润公移居到深圳,靠捕鱼晒盐为生。一日发现一眼甘泉,便深挖砌井,砌围立村,书写对联:“水环四壁,围昌万年”,横批“万世其昌”。于是,水围村由此得名。数百年来,庄氏后人扎根这里,逐渐枝繁叶茂。

半个世纪以前,在中国香港遭遇日本侵略而沦陷之时,由东江纵队组织实施的那场动人心魄的“文化名人大营救”,成功解救出包括茅盾、何香凝等在内滞留香港的800多名文化精英、爱国民主人士及家属、国际友人,创造了零伤亡的奇迹。当时位于深圳河畔的地下交通站,在这段大营救历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这个交通站的所在地,正是今天的水围村,许多村民冒着生命危险实际参与了这场大营救。

改革开放后,水围村由传统岭南渔村演变成多元融合的现代化城中村,并延续了深厚的历史文脉。水围是深圳首批农村城市化改造的村落,以特色的街区、个性的商铺、引入的青年公寓,吸引大学生、白领及海内外人士居住,打造出具有本土特色的国际社区。

热闹都市中的“石头村”

位于水围村恒春园内的雅石艺术博物馆是当地一张知名的文化名片,常年吸引众多游客慕名前来参观。该博物馆面积1200平方米,陈列着水围村石友们多年来从贵州、广西、新疆、安徽、内蒙古等地收来的形态各异的奇石精品。该博物馆还将名家书画、陶瓷艺术、汉文化艺术有机结合并综合展示,营造出浓郁的文化氛围。现时馆藏包括:雅石900多方、名家绘画书法作品210幅,名家陶瓷精品76件,汉代瓷器261件、茶壶121个,是深圳社区面积最大、展示雅石最全、珍品最多的社区雅石博物馆,曾获中国观赏石协会第一届先进会员单位荣誉称号,同时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副会长单位。

秉承“兼善天下”的收藏理念及“推己及人”的兼善情怀,雅石艺术博物馆营造出了全民收藏的“水围现象”,提升村民的文化层次和精神面貌。在水围村文化广场,既有卷纹石、大化石,也有灵璧石、彩陶石,尤其是水围雅石博物馆里边的数百方精品,绝大多数原本都是石友们的私藏,然而,自从进入公家的平台后,这些私人资产的价值被重新定义,从而具有了像公益资产那样的公共性。

雅石博物馆门口那尊重达40多吨的彩玉石“水围胜景”,产自广西大化县红水河岩滩,石体叠层有序,气势恢宏,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多年前,雅石艺术博物馆馆长庄伟才为水围村买回此石。如今,像这么高品级的“重器”,价格已翻了数十倍不止。中间多次有藏家表示愿以几百万元的高价来买,但均被庄伟才以该石已是公共资产为由予以婉拒。

海内外乡亲的精神家园

如今,昔日的水围村已变为水围社区。水围文化广场、庄子铜像、文化长廊、1368人才公寓、雅石艺术博物馆,以及原村民组成的威风锣鼓队、美食文化节、盆菜宴等成为水围社区“一公里文化圈”的街区文化特色。其中,水围村盆菜宴更成为凝聚乡情、传递乡音的重要活动。

2018年11月18日,以“深港宗亲聚乡情、和谐共荣谱新章”为主题的香港水围庄氏宗亲会有限公司成立庆典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宗亲联谊活动,以传统盆菜宴形式,在水围文化广场举行。香港水围庄氏宗亲会以及深港两地嘉宾,“品乡味、叙乡情、忆往昔、看今朝、观变化、话未来”,共同展示深港两地繁荣发展的新成果,共同见证水围社区在改革开放时期的新风貌、新风采和新奇迹。远在海外的乡亲,也不远万里赶回来参加盆菜宴,一边品尝美食,一边与家乡亲人共叙天伦。

值得一提的是,水围社区多年来大力推进环境改造,打造特色美食文化,也成了深港两地食客寻找美味的好去处。自2014年起,水围已成功举办七届美食节。每届美食节,除了精选水围的各式特色餐饮,还有咸肉粽、“清明仔”、“茶果”、“手粉”、“炒米饼”等“围村”特色传统小吃,原生态味道足,屡屡让海内外乡亲和国际友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

目前,水围社区正以获评“深圳市华侨文化交流基地”为契机,充分发挥深港地域相近、人文相亲的优势,积极发挥着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宗亲会联谊、美食文化节等活动,利用传统节目、各类节庆活动将海内外乡亲凝聚得更紧密,大家携手为家乡新一轮的发展添砖加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