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油”老师和“芥末”老师,谁更吃香?

——师生真的难逃“猫鼠”宿命吗 深圳市龙岗区平湖中心小学 周晓欢

版次:A12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6月02日

师生真的难逃“猫鼠”宿命吗?

天性温柔的尼尔森老师就像一块“甜奶油”,她用一箩筐的爱心去感化207教室里的孩子,他们却成为了全校最不听话的一群孩子,而尼尔森自己成了“弱者”,不仅失去了师者的“底线”,更未能如愿成为被孩子们爱戴的“孩子王”。痛定思痛,她摇身变成“巫婆”般的斯旺普老师,像一瓶辛辣“芥末”绝地反击,夺回了自己的“地盘”和“话语权”。

故事的最后,当不见了的尼尔森老师重新回归时,孩子为脱离“苦海”而欢呼雀跃,但他们转而第二次报案:寻找消失的斯旺普老师……

显然,在师生关系中,尼尔森行走在“白”和“黑”两个极端,谱写着“猫鼠”的终极宿命。我想,“猫鼠”关系不应该成为新时代师生关系的结局。

“奶油”“芥末”非本色

每一位老师都有自己的脾性,如梅花般坚韧、杏花般坦率、蔷薇般天真浪漫、石榴花般多情善感、山樱花般恬静、小苍兰般清新、红枫般热烈……但是,我们常常发现,身边的“奶油”老师和“芥末”老师居多,为了“迎合”学生,我们似乎开始变成了一个“正常”的老师。

初为人师时,我特别急切地想要和学生打成一片,硬是把自己变成一个“温柔可亲”的语文老师。为了进入孩子的世界,不惜使用糖果等小礼物,每天都淹没在调控课堂纪律和激发学习兴趣的“苦海”中,希望能让学生读懂自己的“深情款款”。久而久之,学生一见到我,就自然而然想要索取小礼物。至于上课,依旧像“打地鼠”;而考试,依旧是“不忍睹”。

有一次,面对学习态度懒散、学习成绩稳如泰山的学生以及“奶油”效应收效甚微的局面,我以“恨铁不成钢”的严师姿态,在班里大发雷霆。之后,在《学生反馈报告》中,我竟变成了一位爱发脾气的老师。

常常有人跟我说:老师不严厉,学生会上天。“奶油”老师真的只有变成“芥末”老师,才能扳回一局吗?

显然,这一招有时候很灵,比如故事中的斯旺普老师一双如利箭般的长指甲足以让孩子噤若寒蝉,一声咆哮就能让教室瞬间安静,光是听到脚步声都会让人睡意全无。她就像一位真正的“女巫”一样,说一不二,严苛霸道,可以让学生立刻投入学习,并且完成很多家庭作业。

“芥末”老师真的就赢得了学生的心吗?

守住原则定人设

最美好的愿望,不一定带来最美好的结果。无论是“奶油”老师还是“芥末”老师,他们都在努力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但“奶油”老师可爱却不可敬,“芥末”老师可畏却不可亲。学生在“芥末”老师面前想念“奶油”老师,在“奶油”老师回归后又寻找“芥末”老师。而我,也不再想成为在“奶油”和“芥末”之间切换的“好老师”。

我想,无论是教师深陷困境还是学生深陷困境,都不是美好的教育。如何才能在师生关系中,寻找更和谐的平衡呢?2018年,“正面管教”走进了我的世界。《教室里的正面管教》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氛围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生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业成绩。

一言惊醒梦中人。是啊!翻转思维、守住原则、明晰人设,也许就能逃脱“猫鼠”宿命:

一、先当合格的大人,再做孩子的朋友。所有“甜奶油”都期待着与学生成为朋友,她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试图走进孩子的世界。然而,这个“小孩”在与“一群小孩”的建联中,没有坚守自己的底线,常常导致“一发不可收拾”的乱局。所有的“辣芥末”都意识到不能让学生为所欲为,否则后患无穷,于是把自己变成一个“巫婆”,迅速占据“地盘”,多次反复强调,要求学生服从自己的管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孩子的无序其实是“奶油”老师的无原则造成的。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理念,慢慢明确自己的教育底线,先做好自己,再去赢得学生。

二、先建立情感联结,再纠正不良行为。“辣芥末”老师一上场就颇具杀伤力,把所有学生“操控”得十分安分,但学生却总是在想念“甜奶油”老师,可见,他们只是表面上被驯服。建立情感联结,需要鼓励改善,而不是要求完美。王秋英老师曾说,动物面对危险时普遍会出现四种行为:战斗、逃跑、木僵、假死,一味的苦口婆心、剑拔弩张也许能一时赢了孩子,却赢不了孩子的心。从2018年起,我开始结合实际情况,尝试与学生建立情感联结,学着如何更好去跟学生聊天,试着通过“绘本日记”走进学生的世界,制造另外一些属于我和学生的特别时光:比如记录小事的合影、拥抱心爱的狐狸、悄悄话信箱、特别的小惊喜、共读绘本、制定师生小约定……

和善而坚定地走进孩子的世界,也让孩子自然走进大人的世界,不再只做“奶油”老师的我,没有刻意去做“芥末”老师,初尝甜头。因为一次打架闹剧,古月成了我总要多留意一眼的学生。一次文学课活动,孩子们充分综合自己的实际需求,给自己取个新名字,大多数叫“不用写作业”,而古月取名“胡令能”,校园采风后,爱写诗的古月即兴创作三首儿童诗。从此,我就化身他的“小粉丝”,他也经常写诗与我分享。他还化身为校长的头号小迷弟,和校长在操场散步、为校长提笔写诗……学习上,更是自觉又好强。从他律到自律,古月走出了自己的小世界,开始学着与同龄人友好相处,与成年人平等交流。

“奶油”老师和“芥末”老师,谁更吃香?我想,无论“甜奶油”还是“辣芥末”,都应该守住教育的底线,温柔地降落,坚定地前行,才有可能打破“猫鼠”怪圈,赢得学生的心。

统筹:孟玲玲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