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恩爵振威将军第 东江纵队青年干部的“摇篮”

版次:B01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7月23日

赖恩爵振威将军第。

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被誉为“深圳文化之根”的大鹏所城,分布着明清两代多处“将军府第”。其中,城内保存最为完好的将军第之一就是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它是清代抗英名将赖恩爵的府第。抗战时期,该将军第西座开办了东江纵队青年干部训练班,为东江纵队培育了很多军政人才。

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建于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为道光皇帝御赐的“诰封第”。府第拥有数十栋屋宇、厅、房、井、廊、院等,其中牌匾众多,雕梁画柱,是广东省不可多得的大型古建筑。

道光十九年(1839年),十八岁的赖恩爵任海门营参将。奉林则徐之命,率水师兵船3艘进驻九龙湾,禁绝走私鸦片的英国人的粮食和淡水供给。在英军舰的突然袭击下,赖恩爵指挥水师兵船及炮台官兵英勇还击。经过五小时激战,击沉两艘英舰,英军大败退回尖沙咀。

随后赖恩爵又令水师官兵烧毁英商鸦片趸船多艘。由于赖恩爵在九龙海战中战绩卓著,得到道光皇帝御赐“呼尔察图巴鲁”(满语,勇士之意)称号,赏戴花翎,晋升为副将。同年九十月间,奉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之命,带兵移守大屿官涌炮台,分兵五路于尖沙咀截击英军。经过十天的六次战斗,击沉英舰两艘,英军被逐出尖沙咀海面,取得了中英穿鼻海战的胜利。赖恩爵后任南澳镇总兵,多次平定海盗侵扰。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1943年开始,在大鹏地区活动的部队——东江纵队,为不断扩大部队力量、提高部队的战斗力和干部的文化水平,在赖恩爵振威将军第西座开办了首期青年干部训练班,由黄文俞,张江明负责。

这一时期,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各个分校在全国各地开始办学,而位于大鹏所城的东江纵队青年干部训练班也同样朝气蓬勃。其中从粤北地区来的进步青年先后有600多人,他们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层层封锁,克服重重困难,来到大鹏所城参加青年干部训练班学习并加入东江纵队。随着东江纵队司令部从大鹏迁移到罗浮山,青干班亦随之迁移,该青年干部训练班在赖恩爵振威将军第前后共办了7期,每期学员100人至200人。

东江纵队青年干部训练班依照延安“抗大”办校方针,学员过着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军事化生活。傅泽铭在《星光熠耀》一书中这样描述道:这时的大鹏城,每当曙光初现,威武的出操口令声和喊杀声响彻大地;暮色四合,嘹亮的歌声此起彼落,呈现生气勃勃的景象。日本投降后,在此开办的青年干部训练班才宣告结束。

追寻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如今,大鹏办事处深挖红色资源,整修大鹏革命摇篮王桐山书院、刘黑仔旧居、东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展览馆等红色教育点,实现连点成线,连线成面,打造贯通“袁庚祖居—王桐山书院——刘黑仔旧居——东江纵队抗日军政干部学校展览馆”等红色教育点的“寻根·铸魂·传承”红色教育阵地路线,形成集群效应。

(注:部分资料来源于《大鹏红色博物馆》《红色的足迹》)文/图:张丽 龚雯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