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高端艺术展览尽在海边艺术馆

版次:Q15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08月09日

展览吸引众多市民前来观看。

可感的云层。

云的反射率。

展览现场的艺术作品。

《新课程标准适用小学国语读本》初级第七册。

珍贵的书刊。

深圳侨报记者 张珊 通讯员 顾灵 文/图

今年,在美国《时代》周刊“全球百佳目的地”22个有特色优秀建筑中,深圳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凭借建筑景观和艺术氛围成功入选。

作为一家“海边艺术馆”,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一直为深圳市民带来众多高端大展。正值暑期,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为市民甄选几项大展:百年前的中国美育课堂、中法尖端时尚、12位中外建筑师的灵感迸发……快来欣赏这座海边艺术馆的精致景观,感受浓厚的艺术氛围吧!

看百年前的美育课堂

展览围绕“世风巨变”“向西方艺术学习”“大众生活与美的启蒙”“新教材、大先生”“时代的艺术教育”“民主科学之美”六个章节,展出百余件珍贵的书刊、画报、课本、历史照片、文本,让观众近距离接触新文化运动时期的设计历史,了解当时的美育思想。

小学的美术和音乐课程的历史你是否了解,在这里就可以找到答案。小学的美术和音乐课程始于清末,雏形于新文化运动前后。在当时,各类音乐艺术教科书、出版物、社团机构蔚然成风,艺术教科书有国画的笔法和意境,也有西方的绘画技艺与审美。

教科书的迭代进阶,源自观念设计的革新和科学器具的提升。从民国早期封面的单色无图,到黑白图、彩图以及纸张、字体、图案、版式、印刷、装帧,尽现于各家出版机构的进化与竞争,形式提振内容,技术增色美感。教科书彩页,历经百年,色彩依然。多以山川四季、草木花卉、飞禽走兽、菜蔬瓜果、童子游戏为主,用以集中学习相关词汇,认识自然之美丽,生活之鲜亮。教育的最大功能是使生命产生敏感。山河皆有生趣,万物各具性情。

来一场中法时尚之约

设计互联与法国驻中国广州总领事馆联合主办的特别活动“SANKUANZ X ANDREA CREWS:中法时尚之约”拉开帷幕,呈现来自中国和法国的两位时装设计师上官喆和Maroussia Rebecq的品牌摄影,展览一出,吸引了众多时尚者的热捧。

创立于2006年的“中法文化之春”是中法两国之间一项经常性的文化交流活动。经历2020年的停办,2021第十五届中法文化之春以更创新、热情的姿态归来,于4月21日至7月31日在全国14座城市相继开展78个文化项目,涵盖视觉艺术、音乐、喜剧、电影、舞蹈、时尚、图书与思辨等众多领域。

来自时尚领域的中国设计师上官喆受邀出任本届中法文化之春的宣传大使。他创立的品牌SANKUANZ于2014年首次亮相巴黎时装周。而来自法国的Maroussia Rebecq在2002年创立ANDREA CREWS,它被誉为环保时装(Eco-Fashion)领域的先驱之一。Rebecq同样从街头文化汲取灵感,并将之与高级时装结合。

空气能设计吗?

空气无形无相,却可以承载湿度、温度、闪电、云层、风、污染物、无线电波、飞鸟与尘埃。策展人蔡艺璇在“振动的云层”展览中,提出了一个通常被大家所忽视的现象:空气看似虽“空”,所承载的事物却是地表活动的映射。

展览“振动的云层”的作品来自12位参展艺术家、建筑师、学者和音乐人,分别来自阿根廷、芬兰、美国、瑞士、西班牙、新西兰和中国七个国家,其中包括国际知名建筑事务所Diller Scofidio + Renfro、艺术家Tomas Saraceno、来自深圳本地的建筑师黄泽林等创作者,呈现了来自气象科学、艺术感知、建筑设计多个维度的12件(组)作品。

瑞士艺术家Karolina Sobecka的《记忆、理想与假设》以化学手段重制了火山喷发后的云、实验室中的云和气候干预实验中的云,结合研究出版物、短片、档案和摄影,剖析并展示云中物质的演变;阿根廷艺术家Tomas Saraceno设计了有史以来第一个无需使用化石燃料、氦气或锂电就可以自由漂浮的飞行器,由此前瞻性地提出了一个可以摆脱化石燃料、自由飞行的未来;来自深圳本土的建筑师黄泽林,他在双层层高的展厅空间中构建了一个新的透明“楼板”,从研究海、陆、空丰富的自然面变化汲取灵感,以呈现空间中原本隐形的结构。

服务指南

看展地址: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南山区蛇口望海路1187号)

开馆时间

场馆:周一-周日 10∶00-22∶00

展馆:周一-周五 10∶00-19∶00

周六-周日 10∶00-21∶00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