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色更美 绿意更浓!

龙岗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凸显水城同治共融

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03日

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位于园山街道,长度2.4公里,起于四联河口,止于大与文体中心,为二级城镇型碧道。

梧桐山河下游树阵广场。

甘坑河碧道。

龙岗融媒记者 杜和平 通讯员 李园园 文/图

自2020年以来,龙岗大规模启动碧道建设。围绕构建水资源保障、水安全提升、水环境改善、景观与游憩系统等5个方面,打造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湖“龙岗样板”。如今,龙岗水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昔日的“臭水沟”逐渐蝶变成一条条“碧带”。城市的美,也让两岸的环境品质明显提升。

治理一条河,美化一座城!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新开放的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去看看融合“河流+产业+城市”三位一体发展思路建成的复合廊道。

还“岸”于民 清理违建加固堤岸

要想建设幸福河湖,必先还“岸”于民。据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项目负责人介绍,该项目中游段违建较多,为了给碧道建设提供空间保障,园山街道办等相关部门从2020年7月开始清拆违建,强力清理沿河违章建筑面积4698平方米。

同时,加强梧桐山河(试点段)生态保护,建设生态岸线长度3.36公里。

为确保“河畅”“堤固”,在进行碧道建设的同时,龙岗区还对沿岸堤防进行升级改造,通过加固或拆除重建解决两岸沿线局部挡墙安全隐患,结合碧道景观方案新增挡墙,主要采取新建衡重式砼挡墙、重力式挡墙,并在低于设计洪水位的景观绿化工地设置40cm厚钢筋石笼的形式,使梧桐山河沿线河道堤防防洪安全标准达到50年一遇。通过还“岸”于民,为龙岗全力推动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建成,让龙岗实现从“背水而居”转为“拥水发展”。曾经“避河”犹恐不及的沿岸居民感叹,现在可以开窗面水,欣赏水岸美景,畅快地呼吸新鲜空气……

还“水”于民 改善河岸水环境

在河畅、堤固的基础上,龙岗区还大力推动水清、岸绿、景美工程。

“十三五”期间,龙岗全面打赢水污染治理攻坚战,40条黑臭水体实现“长制久清”,780条小微黑臭水体全面销号,水环境实现根本好转,为碧道建设提供水体保障,有效解决了污水溢流和河水倒灌问题。

“以前梧桐山河总飘着难闻的臭味,如今漫步在沿河两岸,能看到各种鱼儿在水里游来游去了……”周边居民纷纷表示,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喜人的变化。

岸绿,即在岸边种植高大凤凰木等乔木和宫廷紫金花、簕杜鹃等各种颜色的灌木,打造“绿叶独秀”和“繁花似锦”河岸绿化景观带。种植耐水性好的梭鱼草、翠芦苇、黄菖蒲等水生植物吸附水里污染物的同时提升水面景观。

景美,即通过优化岸线,增加生态岸线比例,进行生态河床改造,结合深潭浅滩、坡降重塑生态河道,让市民共享绿色自然胜景。同时,沿河两岸基本实现贯通,打造舒适休闲滨水慢行路径,并结合不同人群社区居民、全龄家庭、学生群体、商务办公、务工人员设计九个主题空间,由上游至下游分别为儿童街心公园、生态社区公园、河畔漫享、自然讲堂、百姓舞台、荧光跑道、乐水天地、星空广场、绿野瀛洲,营造浪漫的生活场景。水城融合,展现大美园山的独特界面。

水产城融合发展 绿水青山好前景

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在给周边群众带来休闲健身好去处的同时,也为园山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梧桐山河(试点段)碧道的建设推动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建设相衔接,带动银海商业街更新单元、188工业区、新坡塘片区及新园路石化塑胶城更新单元、保安片区、大福新村、新坡塘南、马六龙苑新村7个城市更新项目的开发,其中银海商业街(星河智荟)已建成,新坡塘片区及新园路石化塑胶城更新单元、保安片区目前正在建设中。随着各项目建成,将进一步拉动附近经济发展,驱动产业升级,提升水岸区域经济价值。

碧道有效与周边城市更新紧密结合,真正实现水城同治共融。沿河清障及城市更新结合碧道工程的实施加大拆迁力度,为沿河两岸贯通创建了有利条件。设置特色荧光石慢行道路,人车分流,实现了河道水清岸碧、市民舒适慢行的目标愿景。

据园山街道发布的数据显示,疫情之下,今年1-8月,该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45.4亿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90.9%,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16.6亿元,增长21.5%。

园山街道的长足发展,是龙岗做好生态文章、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龙岗水环境的有效改善催生了“蝶变效应”,越来越多的重大项目、高端人才来到龙岗安家,以“绿水青山”收获了“金山银山”。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