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形谱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版次:A11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03日
龙外(集团)万科城学校 黄珑
对于学生而言,小学阶段的音乐教育可以非常好的启发他们的艺术灵感,形成与众不同的感官体验。素质教育的推进让音乐教育备受重视,在新课改相关要求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图形谱这一教学工具。实践证明,通过图形谱教学,能够解决小学阶段学生在乐理知识理解方面的问题。通过图形谱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让低龄小学生对于抽象的乐理知识有更加生动和具体的理解,这会让学生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旋律及曲调的学习和理解,对于他们的记忆也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因此,音乐教师应该关注这一教学方式的探究,在教学活动中进行灵活应用,帮助学生更好的提升音乐理解力,形成更为理想的音乐素养。
图形谱的概述
(一)什么是图形谱
图形谱是基于点线面等简单的图形及符号,对抽象音符和曲调进行呈现的表达方式,图形谱可以对音乐的旋律变化,长短结构及强弱进行直观的表达,带有形象趣味性特点。
(二)图谱的作用
①歌唱教学
优秀的图形谱中,旋律线的合理设置,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对旋律、高音、音调及强弱进行把握,所以在歌唱教学过程中,图形谱也能够非常好的对教学活动进行支持,帮助学生确定音高幅度,明确旋律演进,在作品表达方面有更好的表现。
②欣赏教学
欣赏教学,虽然看起来是被动的对音乐进行欣赏,但是实际上这种欣赏活动是学生主观层面的活动,其中融合了学生的主观思想。但是如何聆听才能够与低龄学生的学习特点和知识水平相匹配呢?图形谱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图形谱让学生在音乐作品的学习过程中更加直观,更加富有想象力,让单一抽象的听音乐,鉴赏音乐,转变为主动的,灵活的鉴赏,不仅能够将抽象晦涩的音乐知识和乐理知识进行具象化的展示,还能够让学生在听演奏的同时进行创作,这不仅可以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音乐学习兴趣,也形成了更为理想的音乐素养培养路径。学生在这种与音乐的直接交流中,逐渐的喜欢上音乐课程,并学会欣赏的方法和技能,学生可以从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潜移默化中实现音乐素养的提升。
(三)图形谱的应用特点
教师基于图形谱可以更好的对学生进行音乐作品的展示,但是在图形谱的选择过程中并不是所有的图谱都是合适的,在小学低段学生的音乐学习中,要选择与学生年龄和学习特点相匹配的图形素材,教师需要结合教材中已经存在的图形谱及常见图形谱来帮助学生设计适合他们的图形谱。当前的图形谱有如下几种:
点线图谱:基于点的密度、面积,线条的长短、疏密表达音乐节奏的快慢及旋律的高低等进行体现的图谱。更加适用于学生把握音乐的基本要素。
色块图谱:立足冷段色调及颜色饱和度对比来对音乐节拍的强弱进行体现的图谱。适应于小学中低段学生,学生出于对色彩的喜爱,可立体的去感受音乐节拍及音乐情绪的变化。
符号图谱:通过独特符号对音乐的顺序和规律进行表达和记录的图谱,更加适应于中高段学生,在很多曲式结构的研究中应用较多。
实物图谱:基于物体真实形状,对音乐的排列方式进行体现,能充分的体验音乐形象。适应于小学低段学生,能直观的感受音乐形象。
链条图形谱:以链条式图形谱来实施的教学,能够让音乐作品实现结构上的形象化。适应于小学中段学生,能更加形象直观的感知音乐作品结构。
图形谱的有效运用
(一)图形谱在解决重难点乐句时的运用
点线图谱和符号图谱结合
以笔者参加深圳市技能大赛抽到的花城版3年级上册第十课的唱歌教学《桔梗谣》为例:前倚音是本课的一个难点,为了解决枯燥的音乐知识把这前倚音演唱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了对比乐句的相似与不同,创新设计以点线图谱和符号图谱相结合。
那旋律线的图谱设计意图是怎样呢?应该是通过简单的线条加上一个明显的变化圆点,让学生理解在演唱中,在该部分需要有一个圆滑的音符过渡,从视觉上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提示,从结构上更加直观的让学生理解两个乐句之间微小的变化。
(二)图形谱在感受歌曲旋律时的运用
点线图谱和形象实物图谱结合
第十届小学音乐全国现场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余快老师,以她现场课比赛的花城版教材小学音乐唱歌课例《美丽的夏牧场》为例:在体验和记忆歌曲旋律的教学环节,余老师将旋律线条进行了融合,师生在演唱的过程中进行旋律线的同步绘制,不仅对歌曲的旋律进行了直观的体现,还让学生学会了以连贯气息来演唱歌曲旋律的方法,在歌曲意境层面也有更好的表达。
(三)图形谱在分析乐曲结构时的运用
合理使用链条图谱,展示音乐结构特点
以龙岗区蔡艳子老师参加广东省现场课比赛一等奖的课例,花城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上)第8课小学音乐欣赏课管弦乐曲《狮王进行曲》为例:《引子与狮王进行曲》这首作品选自圣桑的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乐曲运用了弦乐五重奏和双钢琴的合奏,描绘了狮王威风凛凛的王者气势。全曲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引子。第二部分:狮王进行曲,曲式结构为A—B—A’。为了让学生能围绕音乐要素(旋律、音色、力度、音区)赏析音乐。蔡老师通过形象的简笔画用链条图形谱设计以此把握音乐结构特点,直观的表现出乐曲的曲式结构、力度变化等特点(B段渐强逐弱)。
(四)图形谱在体验变奏情感时的运用
巧用组合图形谱,体验情感把握结构
以龙岗区研修一体观摩课黄裕迪老师执教的花城版教材五年级上册第12课小学音乐欣赏课《惊愕交响曲》为例:从板书中根据教学设计循序渐进,依次登场。在板书布局上,黄老师也是精心设计,本课的重点是熟知并会唱主题音乐,在板书的中间位置出示了主题乐谱,表明主题音乐的重要性。乐曲的曲式结构及变奏也是本课的难点,通过五个魔术牌依次排开,并分段聆听乐曲是如何变奏的,师生共同聆听寻找变奏手法,并请学生来张贴变奏形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综上所述,在音乐教学中,图形谱的使用是非常有益的,当前的很多学校在音乐教学中都用到了这种方法,最终的效果也是比较理想的。但是,不是所有的音乐作品都适应于图形谱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师只有遵循音乐的规律和特点,巧用图形谱才能达到画龙点睛的教学效果,通过创新应用,提高教学能力,为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审美体验,最终达到音乐课堂教学的实效与高效,让课堂更加精彩,学生掌握得更加扎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