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深圳创新发展 听听企业家提了哪些真知灼见

版次:Q06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08日

深圳侨报记者 张珊 通讯员 周芳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旺:

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明旺围绕优化深圳营商环境、推动产业链发展作发言,他建议深圳加快打造电动汽车产业集群、推动企业数字化快速转型、构建绿色能源创新体系、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

王明旺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产业链的支持力度和布局,鼓励本土企业加强创新能力,相互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业集群,提升深圳新能源产业的全球影响力。同时,他还建议政府针对电动汽车产业集群的企业数字化转型、绿色能源建设等方面,着力挑选一批有代表性、有发展前景、有影响力的企业重点培养,树立典范,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知名企业。

蓝思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周群飞:

希望深圳抓住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发展新机遇

蓝思科技股份公司董事长周群飞表示,希望深圳抓住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的发展新机遇,引进和培育行业龙头企业,鼓励、支持链主企业精准帮扶中小微企业,实现产业链的整体提升与高效发展,形成大制造、大产业、大集群;同时发挥大湾区龙头作用,主动与周边城市对接,利用周边城市有能耗指标、土地资源、人力成本的优势,进一步探索解决总部在深圳、制造在外地的企业纳统分配问题。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王智勇:

建立智慧物联显示终端产业园区

王智勇提出,惠科股份希望在深圳建立一个智慧物联显示终端产业园区。他表示,惠科将依托在半导体显示器件与智能显示终端领域的核心资源和技术积累,积极推进物联网创新突破,深入物联网细分领域,围绕车载显示、智能制造、智慧教育等物联网领域开拓深耕,与合作伙伴协同创新,构建智慧物联生态。

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CEO马健:

坚持长期创新链建设

作为医药领域企业家,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CEO马健在发言中表示,深圳要坚持长期创新链建设,做好生物医药创新人才集聚工作,并且要做差异化。马健建议,在产业布局方面,充分利用深圳器械和药品的审批机构平台等优势及香港国际化药物方面的研究资源与人才优势,结合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技术储备优势走差异化路线,通过AI实现对医药全流程的赋能,实现产业链条的信息化、数据化、智能化、平台化。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微:

加快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饶微围绕“如何加快深圳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建言献策。饶微建议,深圳要规划与生物医药产业相匹配的空间;要进一步优化人才政策,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落户深圳;同时希望尽快出台深圳市优秀生物医药产品扶持政策,加快深圳生物医药产业发展。

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

呼吁青年创业者参与深圳建设

“发展数字经济成为了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影石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陈永强呼吁,让青年创业者更多更深入参与到深圳建设的各个方面,凝聚更多青年,推动深圳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深圳对青年要有吸引力、信任感、包容度,与此同时,青年对城市要有爱护力、参与感、贡献度,青年让深圳充满活力,深圳让青年大放光彩。”

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红:

构建一流的深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

深圳市智慧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崔军红建议,以筹建海洋大学、深海科考中心为核心拉动,构建一流的深圳海洋科技创新联盟,并对接和成为国家海洋战略科技力量体系的一部分;以支持国家南海综合开发为主线,重点提升重大应用创新、工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支持建设若干个(10个)海洋科技产业研究院。

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伟龙:

让深圳产业“百家争鸣”,产生更多新的国际名片

深圳市喜德盛自行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谭伟龙表示,自行车产业虽然属于传统制造业,但喜德盛的产品早已不是简单的代步工具,而是具备了运动、健身、竞技、休闲、文化娱乐等多项功能的时尚产品。目前,喜德盛已拥有涵盖碳纤维、镁合金、铝合金新材料从研发到自动化制造和销售的全产业链。谭伟龙希望深圳对各行各业有影响力的企业给予贴心培育和切实支持,让深圳产业“百家争鸣”,产生更多新的国际名片。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宪:

希望深圳继续扶持战略产业领域

深圳市沃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宪在座谈会上分享自身的创业感受,并针对战略产业领域提出建设性建议。吴宪表示,希望无论是通过深圳各区之间合作,还是粤港澳大湾区当前的联动过程,都能给深圳这些上市公司的不同项目,特别是优质高质量合作项目留一个空间。

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宏生:

借鉴他山之石

创维集团创始人、开沃新能源汽车集团董事长黄宏生介绍,创维在光伏方面,为十万农户家庭安装运营分布式光伏发电站,每个站可以20多年提供零成本的供电。而创维汽车自去年11月样车走出国门后,已经进入全球42个国家,并即将开拓土耳其、希腊以及北欧市场。从智能家电,到光伏发电储能,到智慧出行,创维走出了一个全球创新模式。

黄宏生建议,进一步加强产业链在政策、监管及市场发展,完善供应链链长制;借鉴合肥等城市等发展创新经验,进一步大力发展新能源、半导体等行业;希望企业家、政府部门监管行业可以举办日常性走访日或开放日,进一步加强政企互动联动。

深圳市广胜达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松:

推动本土建筑企业做出深圳品牌

深圳市广胜达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杨松介绍,公司建立以来获得了两个鲁班奖、一个詹天佑奖,所有工程的履约率百分之百,工程优良率97%以上,承建的工程97%达到样板工程。“深圳40年的建设如火如荼,但没有诞生一个本土的建筑品牌企业,我觉得这是不应该的。”杨松说,民营建筑企业多年来摸爬滚打,通过过硬质量提升竞争力,希望在政府投资工程等方面能得到更多的机会。他建议要大力扶持深圳本土企业做大做强,着力推动本土建筑企业做出深圳品牌。

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董事长张耀华:

建议设立“深圳先进制造周”

深圳市机械行业协会会长、深圳市亿和精密科技集团董事长张耀华建议设立“深圳先进制造周”、举办国际性会展,谋划建设深圳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他认为,首先,设立“深圳先进制造周”,开展主题活动。其次,借助会展平台,举办国际性会展,促进先进制造技术交流。其次,谋划建设深圳数字化转型赋能中心,探索开展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模式。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

在深圳建设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

深圳市三利谱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建军建议,在深圳建设完整的平板显示产业链。可以帮忙面板企业降低成本,加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增强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同时,他还提到,以前面板企业在深圳特别多,但由于遇到产业空间的问题,深圳流失了一部分企业,希望得到政府的关注和重视。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覃九三:

成立团队服务助深企“走出去”

深圳新宙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覃九三表示,优势产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希望政府有关职能部门和行业协会多提供专业服务,建议成立团队服务深圳在国内、在海外投资的企业。他建议深圳围绕新材料、专业特种化学品规划相关园区,或者相关的研究性园区、中试基地,“从研发到生产之间有一个环节是中试生产,包括电池厂、半导体厂、生物医药产业都需要这个关键环节。”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