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我不想上学怎么办?”

版次:A11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10日

本期值班心理教师 尹称心,北京师范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专业研究生,深圳市教育科研骨干,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深圳市心灵关爱家庭教育专业讲师,龙岗区家庭教育执行讲师;15年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专注于心理咨询、家庭教育、生涯教育研究领域。

龙岗区青少年 心理热线咨询平台

龙岗融媒记者 颜志祥 通讯员 尹称心 文/图

孩子不愿意上学,是家长经常遇到的事。不管是小学生还是中学生,都存在这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厌学这一现象背后有很多深层次原因,既有孩子个性和心理耐挫力方面问题,也有环境原因,还有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孩子为什么厌学?该怎么办?心理老师建议家长要从多方面着手,遵循具体原因具体分析,尊重个体差异性的原则,对孩子采取相应的策略和方法。

情景再现 不想上学怎么办?

“初中时,老师、家长都觉得我是很有潜力,认真努力的学生。没想到上高一才两个多月,我就开始讨厌上学,我不想上学怎么办?”

“我也不知道怎么了,一到学校就觉得很压抑,喘不过气来,自己也知道要努力学习考大学,但就是不想来学校。一进教室就头疼,不知道老师在讲什么,时间很难熬。每个周日回学校的路都特别漫长,我都会在校门口与自己斗争很久。有一次,我都来到学校门口了,犹豫了很久,又背着书包返回家里了。太难了,我做不到……”

一位高中女生通过咨询热线电话求助接线老师。接热线的尹称心老师说:“她有严重的厌学情绪,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她的无助与焦虑。”

抽丝剥茧 厌学的四大主因

学生厌学情绪的形成非常复杂,有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身等多方面的因素。

1.学校因素:学校的教育方向偏差、教育方法不当、过度竞争、学业压力过大及人际关系等因素的不良影响会诱发学生的厌学情绪。

2.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庭成员心理不健康、家庭关系不融洽或家庭破裂及父母对子女的期望过高等,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3.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方面主要是指不良的社会环境,如读书无用论,家长对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觉得读大学也找不到工作,不如早点进入社会打拼,挣钱补贴家用。同时,社会中存在很多不良的文化,如网络游戏,色情网站,以及不良的书籍,都会对学生学习产生负面影响。

4.学生自身因素:自身学习方法不当,不良的学习习惯、学习目的不明确、存在性格缺陷(如: 意志力差,性格脆弱、自卑、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人际关系不良等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

智慧锦囊 循序渐进来走出困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本案例中的女生需要循序渐进来走出困境。

首先,确认自己目前的状况。是否已经对学校产生了恐惧情绪?在家学习的情绪状态是否稳定?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建议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其次,要分析自己厌学情绪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把考试成绩看得过分重要?是在学习上遇到了困难?还是对自己的未来有不合理的预期?通过了解,本案例中女孩子对自己的定位一直是优等生,当学业上遇到困难无法克服而导致成绩下滑,进而发展为无法接受自己的成绩,感觉愧对父母。当我们寻找到主要原因后,只要对症下药,难题就会迎刃而解了。

还有,学生要积极接纳自己的学业现状,乐观主动解决学业困惑,重新定位自己的学业发展目标,适度降低学业预期,循序渐进恢复学习的节奏。

孩子因厌学而不想去学校,会给家长、孩子带来极大的压力。建议各位家长要接纳孩子暂时的行为和情绪,让孩子敞开心扉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以便了解其背后真实的动机和遇到的困难;及时关注孩子的学业压力状况,不要一味的只关注孩子的成绩,而不管他们是否能够承受相应的压力。要为孩子营造一个相对宽松、温暖支持的家庭氛围,当孩子遇到学业困难时不是指责、打骂而是耐心指导,并且发动同学、老师等资源,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协助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相信孩子的厌学情绪能够消失在萌芽之中。

策划:颜志祥 余粤 统筹:颜志祥 肖胤聆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