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论坛带来深港融合发展新思路
版次:Q13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15日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日前,在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青年论坛上,主办方特别设置了解读深港未来发展的主题演讲以及围绕“湾区枢纽、万象罗湖”话题讨论的圆桌对话,特邀熟悉大湾区发展形势、背景的深港企业家代表与知名专家学者一同做客现场,为现场深港青年分享观点,共同探讨深港融合发展的更多可能性。
“创新·创业·家”
深圳市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马楠
深创投受命于时代、诞生于深圳。1999年,世纪之交,产业转型和创新发展成为深圳市政府新的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应运而生的深创投,在培育、推动深圳乃至全国一大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成长为国内创投行业的领军企业和一面红色旗帜。
改革开放以来,深圳成为了帮助各个时代创新创业者成就自我的理想家园。从上世纪80年代的胆识型创业者,摸着石头过河,市场一片空白、无处不创新;上世纪90年代的下海下岗创业者,杀出血路、模仿创新;跨千禧年的海归创业者,引入式创新及模式创新。到目前,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更需要硬科技创业者进行自主科技创新。
世界的前路向中国、中国的路标看湾区、湾区的入口在深圳。宏观层面,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内国外双循环;行业层面,各行各业的新国牌、新科技改天换地;市场层面,新世代国人的接受力、开创力、齐心力更强。相信深圳将勇抓时代机遇,走得更远、走得更好;也希望广大海归、港澳青年积极创新发展,将深圳建设成为自己的理想家园。
口岸经济带与深港“双城”建设
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港澳及区域发展研究所所长 张玉阁
深港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是深港“双城”建设的重要平台,深港社会融合的发展区。
建议罗湖以口岸经济带罗湖先行区为平台,探索建立粤(深)港深度合作区,推动深港融合发展和一体化发展,推进深港规则机制深度对接。高标准建设深港协同发展空间、跨境医疗、现代教育、交通互联等载体。在要素流动、市场准入、公共服务、社区管理、教育医疗等领域开展制度集成创新。率先打造国际化、高品质、优服务、融汇香港味道和罗湖特色的优质生活圈。推进深港规则衔接,推进深港居民民生领域同权共享,提升其对国家认同感和向心力。
建议罗湖着力打造以轨道为核心的通勤都会区,以此为带动,完善和提升深港跨境综合交通体系,发展节点经济,共同打造深港跨境生产和生活、商务和消闲的新形态。
希望罗湖能率先落实香港居民同等待遇,将落实香港居民的同等待遇作为打造“双城经济”的基础和支撑。消除香港居民在深圳就业创业门槛,认可香港专业人士执业资格,允许香港企业和个人在深圳设立独资专业服务机构。将“回乡证”或“居住证”与户籍挂钩,解决深圳福利覆盖问题。完善配套措施,畅通香港居民进入公职系统渠道、参与深圳事务的方式途径,拓宽香港居民参与深圳事务的社会界别。
潮起大湾区 机遇在罗湖
深圳市海外联谊会副会长、互联网专业协会会长、中手游移动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兼副董事长 冼汉迪
罗湖与香港之间的合作基础是非常深厚的,在大湾区发展建设机遇下,有着先发优势。
罗湖与香港在多个方面可以实现互补,金融服务业方面可以吸引香港金融科技公司落户罗湖,将香港在金融科技的应用在罗湖落地,争取双赢;传统制造产业方面,罗湖在黄金珠宝的加工制造、展示交易环节拥有优势,而香港在设计研发、品牌运营、检验检测方面较为擅长,这为两地产业的强强联手打造了基础;专业服务方面,罗湖是专业服务业大区,高端商务服务也是香港的优势,可以结合专业资格认定改革,强化双方在国际贸易、会计审计、金融、律师、人力资源等领域的产业合作;数字创意产业方面,香港数字创意产业透过与罗湖的合作,一方面可以为香港的产业找到出路,另一方面可以为罗湖的文创产业找到“出海口”;电竞产业方面,如若能在优化罗湖口岸的过程中,拨出毗邻口岸的土地建设“港深电竞产业基地”吸引香港电竞产业中从事硬件、游戏、赛事、直播、制作、宣传等企业进驻,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环境,对推动香港电竞产业的发展将有重要作用,也为香港青年提供个人事业发展道路。
作为全深圳最接近香港以及港味最为浓郁的辖区,在深港将同时进入黄金发展期、在深港两地进入“双城经济”的时代,罗湖将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