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区邀人大代表参与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审会

花钱必问效 无效必问责

版次:B01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17日

本报讯 (深圳侨报记者 陈智美 通讯员 刘玮瑜) 日前,新区发展和财政局举办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审会,邀请人大代表参与评审。出席评审会的有来自市、区两级5名人大代表,覆盖文旅、住建、卫生、教育、财政等领域。所选取的6个重点项目涉及教育、住房安全、垃圾分类、灾害防治等重点民生领域。

为进一步落实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大鹏新区创新预算绩效管理方法,政府预算安排的重大新增项目决策充分听取人大代表意见,主动接受人大监督,进一步提高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提升预算安排综合决策的科学性、效益性,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与会人大代表表示,他们首次参与重点项目事前绩效评估,通过此次评审,更深入了解新区的规划重点,认识到财政编制需要衡量每个项目、每项政策的必要性、有效性和精准程度,把算清“大账”与算精“细账”有效衔接起来。

与此同时,人大代表在评审过程中提出了三个“该不该”。一问“钱该不该花?”预算安排要与老百姓的需求一致。事前绩效评估有“五性”,以立项必要性为首。项目是否符合新区发展规划?是否与本单位职能高度相关?立项依据是否充足?是否具有现实紧迫性?二问“该不该花这么多钱?”重视成本控制,看紧每一笔钱。针对当前新区财政“紧平衡”特征突显的现实情况,要紧盯成本和效益的问题,压减、取消不必要的支出,为重点支出提供坚实财力保障。三问“该不该当前花?”分清轻重缓急,保证资金效益最大化。近年来,新区财政收支矛盾越来越突出,必须要树牢过“紧日子”的思想,要严禁占盘子、花不出去等情况,集中财力办大事,确保“六稳”“六保”各项工作能够顺利完成。

评审组综合考虑项目立项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可行性、筹资合规性等方面,分别对各个项目提出完善建议并出具预算控制数。通过评审,共计压减6个项目财政预算2.45亿元,压减率达77%。

接下来,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将要求项目单位按照评审组意见,对项目建设方案、测算明细等方面进行完善,确保每个项目测算准确、效益最优。新区发展和财政局坚持“先有项目,后有预算”“先做绩效、后排资金”的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进一步将绩效关口前移,树立过“紧日子”思想。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