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22日
深港两地专家学者齐聚龙岗,共同论道。
龙岗融媒记者 何小娟 文/图
群贤荟萃,胜友如云。11月19日,在热烈庆祝第5个深圳“人才日”的美好季节, 以“共创 共享 共融——构建深港人才创新共同体”为主题的2021深港国际人才创新峰会成功举办,深港两地专家学者齐聚龙岗,共同论道,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贡献智慧。
立足湾区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 面向全球构建深港人才创新共同体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构建开放型融合发展的区域协同创新共同体。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如何立足大湾区培养国际化创新人才,面向全球构建深港人才创新共同体?
“大学是吸引、培养和保留人才的重要载体,我们不仅要利用学校把全球的人才吸引过来,更要建立国际接轨的学术体制、科研平台、教学环境,这些都是非常国际化的东西。”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副校长、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朱世平指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一直强调培养人才的国际化。这并非只是语言、科技方面的国际化,更重要的是体现在文化、理解、合作上的国际化。如果文化相互理解了,合作就会顺畅,其他东西都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该校强调一定要培养有中华善心、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的人才。朱院士还表示非常感谢深圳龙岗对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落户给予的大力支持,他非常喜欢深圳开放的环境,“来了就是深圳人,此心安处在鹏城”,深圳不仅是广东的深圳,不仅是中国的深圳,更要成为全球的深圳。
同济大学原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德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院士吴志强基于对全球所有大湾区、大集聚区多年的跟踪与研究,他认为最好的绿水青山是吸引“最强大脑”的地方;有文化的、不是最贵的地方是最吸引人才的地方;有复合餐饮、都市生活的地方是最吸引创客集聚、待的时间最长的地方,而龙岗就是他非常看好的一个地方。他还提出大胆设想,在整个“湾东智芯”的战略布局下,龙岗要构筑的是深圳东部的都市中心,在未来十年或者十五年后,这里将会成为新的创新人才和创新思维绽放的地方。
“人才就是生产力!”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讲座教授、人文社科学院代行院长、全球与当代中国高等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在分享中铿锵有力地说道。他还创造性地提出了新的概念,将旧金山大湾区、纽约大湾区、东京大湾区称为地域嵌入式世界级经济平台,嵌入在这个地域里面,所有国家,包括他们自己国家的技术、资本、人才都想进入这些平台,一旦进入之后,不想走,也走不掉,因为他只能在这里生存发展。他认为粤港澳大湾区非常有可能做成世界上最大的地域嵌入式世界级经济平台。
粤港澳大湾区集聚了众多国际知名高校。如何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培养出更多发展所需的国际化创新人才?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筹)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倪明选以香港科技大学历经30年的创新与探索,深入剖析了国际化创新人才培养的难点与突破点。“高校要有解决国家、社会重要问题的担当。任何学校都有三大支柱,即教学、科研和知识转移。”而对于建设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命题,他提出建设性建议:“建立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应该从根做起,从大湾区外面把人才引进来,同时建立更公平合理的晋升机制。”
促进深港科技产业融合发展 塑造大湾区创新创业文化
“深港合作深化,走向一体化,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引擎和动力。”在全国工商联执委、香港全港各区工商联会长卢锦钦看来,香港与内地经济的紧密融合是大势所趋。龙岗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腹地,也是落实深圳东进战略、建设深圳东部中心的主战场和核心区,区位条件优越、产业基础良好、生态环境优美、发展空间广阔。“学、研、产、居,是龙岗的最大优势,香港‘北部都会区’应该跟龙岗合作,创造未来更多的发展空间,发挥龙岗的空间、产业、创新方面的优势,结合香港的综合性、多功能社区,联手共建‘双城三圈’的故事。”同时,他就龙岗促进深港科技产业融合发展提出建设性建议,龙岗要用好市场思维吸引人才和企业,畅通渠道促进青年人才发展,用区位优势集聚专业人才,用协同思维实现共建共融。未来全国工商联、香港全港各区工商联也会带动更多的香港青年学生来到深圳交流,助力他们更好的在深圳各领域深入发展,实现青年创业梦。
“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真正的竞争能力,只有政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社会才能形成创新社会。”南方科技大学讲席教授、创新创业学院院长、澳大利亚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刘科关注的是如何塑造大湾区创新创业文化,他指出,“整个社会的创新文化建立是要政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政要做基础建设、法律机制、知识产权保护,学术界做基础研究、创智,研究院更多是技术开发,产业界负责技术扩散,生产产品。只有政产学研能良性互动的社会才能形成创新社会。”他认为大学是产出知识的地方,真正改变世界的技术来源于工业界,人才引进既要关注将创智人才引进大学,更要搭平台把跨国公司工业界研究人才引进来。“把全世界各地、各种优秀人才吸引过来,这个城市肯定会活力永存。”
在龙岗画出深港合作同心圆 书写新时代深港“双城记”的龙岗精彩篇章
创新是龙岗的城区底色,人才是龙岗的活力源泉。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龙岗抢抓“双区”驱动、 “双区”叠加、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等重大历史机遇,对提升区域人才集聚力和竞争力进行探索,坚持引育并举开发人才资源、坚持搭建平台汇聚战略力量、坚持优化服务营造爱才环境,走出一条人才引领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的新路。
龙岗区第七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创新已成为龙岗发展的核心“基因”,未来五年,龙岗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科技创新摆在龙岗未来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龙岗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推动大运深港国际科教城深度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框架体系,拓展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人才集团的战略合作,高标准建设深圳高等教育国际合作中心,让事业激励人才,让人才成就事业。推动龙岗科技企业与香港高校、科研机构“强强联合”,不断夯实“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打造深港联合创新的“龙岗样本”。
据悉,目前在龙岗已建立了3个诺奖科学家实验室、242家创新平台,2家机构获批深圳十大基础研究机构,国高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搭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协同创新再到成果产业化有机衔接的平台体系,为各类人才施展才华提供广阔舞台。此次峰会,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科研创新平台集中落地龙岗,无疑将让龙岗的创新底色更加浓厚。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的深入推进,作为深圳产业大区、创新大区,龙岗将全面贯彻落实新时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战略新举措,以走在前列的姿态和率先示范的担当,在龙岗画出深港合作同心圆,奋力书写新时代深港“双城记”中的龙岗精彩篇章,为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设贡献“龙岗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