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24日
卫生死角清理前后对比。
破损广告牌清理前后对比。
对于一个基础设施薄弱、城中村范围广,建筑工地较多,90%是外来人口的城区来说,抓好市容环境品质提升绝非易事。虽然市容环境整治任务重,压力大,但勇于拼搏的园山人却坚持直面问题,正视短板,深入剖析,找准着力点,全力攻坚。
今年,园山街道把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有机结合,持续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市容环境品质提升攻坚行动,不断出实招出新招推动城区面貌蝶变升级。
出实招 努力实现“四净”“四无”目标
在园山街道,总能看见身穿红马甲的党员志愿者、义工手拿扫帚,低着头弯着腰清扫路面的果皮碎屑、残枝落叶,捡拾绿化带的烟头杂物,全力保证城市的整洁干净。各环卫企业也纷纷启动升级版作业模式,加大人员设备投入,加大对清扫保洁、垃圾清运、绿化管养以及中转站、公厕、垃圾桶点的管理维护力度,确保环境清理整治行动效果不断提升。
据悉,今年,园山街道广泛开展城市道路大清扫、“城市家具”大清洗、市容环境大整治等行动,努力解决辖区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实现“四净”(路面净、立面净、设施净、场所净)、“四无”(无卫生死角、无垃圾污迹、无污泥积水、无杂草杂物)目标。在城市道路大清扫方面,主要加强城区主次干道、公共场所、背街小巷路面的清扫保洁,加大对清扫保洁标准化作业、提高清扫保洁机械化作业水平工作的监管力度;在“城市家具大清洗”方面,主要加强对公交站亭、广告牌、城市雕塑等“城市家具”以及垃圾收集容器、公共厕所、公共健身等设施的清洗,对外观陈旧、涂写张贴严重以及破损、废弃的城市家具进行全面清理和修缮;市容环境大整治方面,整合城管、公安、市场监管、土地监察等部门建立联合整治工作机制,形成整治合力,全面清理“六乱一超”“僵尸车”、非法户外广告等市容乱象,并强化业主主体责任,落实“门前三包”,建立城市管控长效机制,打造整洁、有序的城市市容秩序。
出新招 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除了出实招整治辖区市容“杂乱差”,园山街道还出新招确保市容环境整治见成效。自今年7月12日启动“我为群众办实事”之市容环境品质提升攻坚行动以来,该街道多次采取现场摇号、突击检查的方式对各居民小组的市容环境进行“解剖麻雀”式抽检督导。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及其他副处级以上干部带队,直奔社区、直插现场,对抽检片区的市政道路、住宅、工业区、城中村、集贸市场、广场公园、商业街、垃圾收集点、垃圾转运站、环卫作业车、天桥通道、建筑工地、公共厕所等12类环卫测评场所进行逐一检查,找出问题以及主要扣分点,并围绕硬件方面和日常管理方面提出具体解决措施,这一做法无疑给各责任单位及各责任人带来巨大压力,也迫使各相关责任人时刻保持战时状态抓好市容环境的日常管理。而“解剖麻雀”式抽检督导,也体现了园山街道全身心投入、打持久战的耐心,以及全面分析研究、打攻坚战的“钻劲”。
与此同时,该街道创新推出“红黄绿”分级排行榜,由第三方专业测评公司按照分级分类的标准对街道每月市环卫测评点进行全面测评打分及“红黄绿”分级排名,红代表差,黄代表中,绿代表好;探索智慧城管模式,选取试点街区推行“不见面执法”,重点对行人乱扔垃圾、店铺商户超门线经营、往街面扫出垃圾等市容乱象,通过视频抓拍技术实现直接识别确定违法主体、直接进行行政处罚;创新网格化长效管理机制,建立城管执法员、市容巡查员、清扫保洁员、绿化管养员、爱卫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六员进网”工作模式,每个网格实行定区域、定岗位、定职责,使市容环境治理更精细化。
策划:边疆红 统筹:蒋小平
文:陈惠霞 郑韵诗 图:廖海怡 韦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