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融共生相辅相成

龙岗:无障碍城区建设中的文明表达

版次:A05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26日

残疾人体验无障碍通道。区残联供图

文明观察员督导检查无障碍停车位。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摄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无障碍”这一概念自上世纪30年代在欧美国家诞生以来,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随着岁月流逝,如今的“无障碍”已是全球范围内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城市文明理念。

作为国内最早推动无障碍环境建设的城市,深圳于2009年率先立法出台《深圳市无障碍环境条例》后,无障碍环境建设水平整体上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在如今的龙岗,无障碍城区建设更是与文明城区建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二者共融共生、彼此依存,相互促进、相辅相成:无障碍城区建设作为文明城区建设中的关键一环,不断推动着城区文明水平的日益提升;反过来,文明城区建设的日新月异,又为无障碍城区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人文氛围。

立法将无障碍城市建设 纳入文明城市建设范畴

今年9月1日,无障碍领域的全国首部立法——《深圳经济特区无障碍城市建设条例》正式出台实施。这部具有鲜明的先行先试色彩的新法,将无障碍城市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建设范畴,明确政府、社会、公民等各方责任,着力构建全社会的无障碍意识、文化氛围和治理机制,这对深圳打造城市文明典范,加快建设彰显文化软实力的现代文明之城显然具有重要意义。

“法治层面的进步实际上反映的是城市管理者在观念和意识上的进步。将无障碍城市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建设范畴后,很多工作才真正有了强有力的抓手。”在一位龙岗观察人士看来,将无障碍城市建设纳入文明城市建设范畴,这意味着该项工作在政府层面不再是锦上添花的事,而是当仁不让的、职责范围之内的“分内事”,如此一来,政策制定、制度建设、资金调度等方面的举措才有可能得到真正落实。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与深圳的立法步伐同频共振,在新一轮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中,无障碍环境建设在测评标准中同样被摆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这样的微妙变化带来的正向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仅今年以来,无论是在软、硬件方面,深圳在无障碍城市建设领域都可谓驶上了“快车道”。在龙岗,一系列无障碍城区建设的重要制度接连出台,一批又一批崭新的无障碍停车位、无障碍洗手间陆续在街头巷尾出现。以今年8月出台的《2021年龙岗区“5+17”文明创建跃升行动工作方案》为例,在五大类文明创建跃升行动中的“公共设施建设维护行动”中,第一条即是开展无障碍停车位增设行动,并明确了无障碍停车位增设的标准、时间界限和责任单位。自那以后,无障碍停车位建设在龙岗有了明显的提速,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和其他有需要者深切体会到出行停车的便利。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开展,加速了龙岗无障碍城区建设的步伐,带来了资金、政策、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多重利好。”龙岗区残联权保部负责人郑东林说。

文明督导助推无障碍设施 建设和管理水平双提升

今年8月,2021年龙岗区“文明督导团”活动正式启动,一支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市民代表等26人组成的文明观察员队伍完成组建并上岗。他们通过常态化的巡查活动走进龙岗的街道社区,瞄准环境卫生、公共秩序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提出意见、督促整改,精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在文明观察员的督导行动中,针对无障碍设施设备的检查是一项重中之重。例如,在巡查龙城街道时,文明观察员发现世贸百货商场旁的无障碍停车位存在无障碍标识不清晰、地面有破损等问题;在巡查布吉街道时,文明观察员发现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存在无障碍洗手间未设置扶手、指示标识缺失等问题……一个个无障碍领域的微小病灶,经过文明观察员的发现和反馈,得到及时医治,这既是文明城市创建的应有之义,也是无障碍城区建设中的一大“幸事”。

诚如此状,形式多样的文明督导带来了无障碍设施建设和管理水平上的双提升。一些原本该设置无障碍设施而没有设置的地方被及时发现,一些不符合标准和规范的无障碍设施被及时整改。以龙岗区残联的文明创建督导队为例,今年以来该支队伍已完成对全区11个街道54处公共设施的无障碍建设督导。其中,督导完成46个无障碍停车位整改,督导完成8个公共卫生间无障碍设施及无障碍通道整改。

“显然,文明城市创建可以带动无障碍城区建设,无障碍城区建设又促进了城区的文明水平提升。在这样一个双向促进的过程中,受益的是广大群众和残疾人群体。”在龙岗区残联工作人员袁子武看来,对于如今生活在龙岗的广大残疾人和其他有需要者而言,文明城市创建不再是一个高大上的“时髦品”,而是近在咫尺、触手可及的“家门口工程”,其中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细节都在改变着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每一隅。

无障碍城区建设 涵养龙岗文明之风

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视听障碍人群求助电话的醒目标识传递着城市文明温度,让人心头一暖;商场停车场内,黄色标线绘制而成的无障碍停车位时刻提醒着人们,请给残障人士予以方便……随着无障碍城区建设的深入推进,无障碍意识开始在越来越多的龙岗人心中生根发芽,关注残疾人、关爱残疾人的文明风尚也逐渐蔚然成风。

“各类无障碍设施设备的建设,会在潜移默化中让市民关注到残疾人这一群体,进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一位基层社区书记讲述的一件小事可以生动佐证这种城市文明的“化学反应”:前不久,该社区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公共场所规划设置了若干无障碍停车位,一开始,出入场所的居民们并未对此在意。后来,随着无障碍停车位越来越多,居民们开始主动了解关于无障碍停车位的有关知识。有一天,一位来社区办事的居民下车时指着一旁的无障碍车位向身后年幼的儿子介绍道:“这是无障碍停车位,专门给残疾人、孕妇等有需要的人群用的,我们不可以停哦!”

这件小事让这位社区书记不由感慨:“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关注残疾人时,我们的城市文明程度肯定会越来越高。”

的确,当无障碍意识逐渐成为一种社会主流时,人们的文明素养和规则意识会越来越高,社会也会变得愈发和谐、温暖。生活在龙岗中心城的残疾人小张上个月便经历了这样的暖心时刻:那天,她去图书馆看书,在门口等朋友时,一位小伙子跑过来笑着对她说:“你是在找无障碍洗手间吗?我知道在哪,可以带你去。”原来,那位小伙子见她在走廊里左右徘徊,以为她找不到洗手间,因此上前询问。“虽然是件小事,但却让人觉得心里头暖暖的。”小张说。

策划:艾丽 陈荻 聂朦 统筹:聂朦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