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实践看坪地系列报道之八
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26日
黄竹坑水库碧道一角。
湿地公园成网红打卡地。
翩翩起舞、绿荫嬉戏、自由翱翔......近日,一条《这些冬日“小精灵”来龙岗啦!》的新闻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在蓝天碧水映照下,一只只候鸟怡然自得地在坪地湿地公园戏耍,成为坪地街道生态文明的一道靓丽风景。
环境美,则文明兴。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启动以来,坪地街道坚持生态优先、绿色营城,筑牢公园城市文明之基,打造龙岗河湿地公园,推进“百里碧道”建设,还建设了一批社区口袋公园,努力建设蓝绿交融的生态文明家园,不断提升群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做活“水文章” 铺就人文和谐新画卷
“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可以感受阳光、花海、河畔晚风……”这些描绘的正是龙岗河湿地公园的场景,鸟儿飞舞、花海成片、鱼虾嬉戏的森系亲水平台深得群众欢喜。
坪地湿地公园占地面积26.3公顷,2019年挂牌为市级湿地公园。园区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生态湿地面貌,水域面积大,植被类型丰富,逐渐成为周边市民户外休闲的好去处,每到节假日期间很多群众慕名而来,纷纷拍照分享,成为网红打卡地。
事实上,除了龙岗河湿地公园,坪地街道还有低碳城郊野公园、坪地森林公园、六联鹤鸣公园、低碳公园等多处生态园区,这些宝贵的生态资源在街道的统筹、建设下逐步成为群众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建坪地“百里碧道” 展生态廊道好风光
“以水为纽带,以江河湖库及河口岸边带为载体,统筹生态、安全、文化、景观和休闲功能建立的复合型廊道……”这是坪地街道要高标准打造的“百里碧道”,届时将形成“水清岸绿、鱼翔浅底、水草丰美、白鹭成群”的生态廊道。
据介绍,坪地街道生态控制区占比高、河湖水系发达,生态流量较为充沛,而龙岗河、丁山河、黄沙河等河道腹地空间较为充足,且有多处涉水库郊野公园规划待建,这些都是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
为充分利用这些有利条件,坪地街道计划将坪地河流型和湖库型碧道完全联通,打造坪地绿环;同时可规划与清林径水库碧道和松子坑郊野公园连接,形成深圳东部绿道环线,成为全市碧道建设的示范和亮点。
目前,黄竹坑水库碧道已经建设完工,全长一公里,新建了景观凉亭、文化景墙以及配套附属设施等,还设计了风铃花园、风铃花径、文化走廊,为当地群众打造出一处休闲娱乐的场所。
小小“口袋”里 装着满满幸福感
“很舒服啊,可以和同伴们坐在长廊下聊聊天,或者散散步。”谈起家附近的社区口袋公园,四方埔社区的刘大姐赞不绝口,称这是政府为群众办的大实事。
今年8月,坪地街道下发通知,要求各社区自行选址,利用现有社区公园或其他闲置土地建设社区口袋公园绿廊,力争做到“出门见绿、移步入园”。
为规范建设标准,坪地街道还就社区绿廊项目建设提出《坪地街道社区口袋公园绿廊项目建设指引》,对建设地点、建设资金、绿廊建设材质等进行规范,要求各社区在2021年12月底前完成至少1个绿廊建设项目,2022年完成至少2个绿廊建设项目。
街角的绿地景观、楼宇间的小花园、社区里的健身区域……目前,坪东社区、六联社区、中心社区、四方埔社区的首个口袋公园绿廊项目已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不仅充分利用了闲置区域,也拓展了城市绿色空间,更满足了市民休闲健身和娱乐需求。
文:钟玲 陈琳 图:张臻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