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8来源:深圳侨报 2021年11月26日
——夜读《纳兰词》
读了半辈子书,发现作品与作者能同时后世流芳的人不多,我想到了他。虽然他只在世间匆匆停留了31年,然而他短暂一生写下了349首词作,首首真情深邃、哀感顽艳。纳兰性德,清朝大才子,他的诗文曾震颤过深夜里多少孤独的灵魂。
又一次,我在半夜读他的词,感慨万千,他是怎样一个心思细腻与充满哀愁的人呵!
纳兰性德虽然生在名门贵胄,却毫无世家公子的倨傲轻浮习气,专情重义淡泊名利,对红颜知己的极致痴情,对同道挚友的真诚慷慨,贞于爱情忠于友情。如此男儿,怎能不叫人为之倾心!
“落花如梦凄迷。麝烟微,又是夕阳潜下小楼西。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莲漏三声烛半条,杏花微鱼湿轻绡,那将红豆寄无聊?春色已看浓似酒,归期安得信如潮,离魂入夜倩谁招?”
他的悼亡词是黄昏里淅沥不尽的梧桐雨,诉不尽的深深念、滴不尽的相思泪;是半夜里突然拨动的一声哀感的弦,教人内心悸动,升起无限情思……他写给亡妻的诗词,读后让人动容,不禁感慨:世间之爱,莫过于此!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记绣榻闲时,并吹红雨;雕阑曲处,同倚斜阳……”
“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他对于挚友侠肝义胆且一诺千金,为救友人之友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奔忙斡旋,至情至性,成就千古佳话。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尊前、拭尽英雄泪……”
“握手西风泪不干,年来多在别离间。遥知独听灯前雨,转忆同看雪后山。”
他是康熙的御前侍卫,经常要扈驾远征。征旅寂寞,他在行军帐中神思冷峻,轻洒笔墨,写成了不朽的羁旅名篇: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今古山河无定据,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
便是这样一个男子,他心如赤子,多情哀伤,为爱杜鹃啼血,为友不惧风险。他太多愁了,太累了,身心疲惫,以致形销骨立,终于积劳成疾,以至于风华正茂的年纪,敌不过一场突如其来的小感冒……令人扼腕叹息。
“我是人间惆怅客,不是人间富贵花。”天纵英才又妒英才,终是人间留不住!上天虽然只给了这位大才子31年的人生,仓促绚烂如烟花一瞬,却是很多诗词爱好者心里永恒的光。
文末,试仿《长相思》小令,当心香一炷,遥祭大清才子纳兰性德。
一更寒,两更寒,偏是相思相见难,夜深莫凭栏。
灯影浅,灯影残,听尽西风窗外喃,梦中人未还。
(龚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