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开幕
版次:Q12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2月19日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以罗湖桥为原型设计的休憩作品《坐在罗湖桥》。
活动现场。
深圳侨报记者 伍思晗 文/图
近日,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深圳)在深圳市罗湖区粤海城·金啤坊正式拉开帷幕,展期持续至2023年3月,预计举办超过200场活动。该展不仅是一场令人充满期待的文化盛事,更是深圳引以为傲的一张城市文化名片。
六大板块三个专题馆
焕发城市生长新活力
本届展览由建筑与城市规划学者鲁安东、青年建筑师王子耕和设计策展人陈伯康3人共同担任总策展人,延续深双“城市即展场,展览是实践”的原则,设置“何以共栖”“物灵之旅”“寰宇对话”“未来聚居”“共同行动”五大主板块、一个特别板块和常设展“即地制造”。
其中,特别板块包含“万籁之迹”“图书策展”“寰宇制服”“循环共创”“流浪动物之家”“美术馆联动计划”六个单元。此外,设立三个专题馆,分别为UABB品牌馆、香港馆和罗湖馆。展览将从认知、方法和行动三个维度重点关注当代城市的绿色可持续发展、着眼于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应对策略,探索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激活城市遗存空间
延续年轻内核与奋斗精神
此次展览主展场首次落地罗湖,位于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经过改造后的金啤坊保留原厂啤酒发酵车间、易拉罐车间、污水处理站等工业特色鲜明的标志性建筑,成为展览独具特色的“零号展品”。其工业建筑的“生产功能”将被重新激活,以延续深圳的年轻内核与奋斗精神,以工业底座为基础重塑一座精神坐标,献给深圳。
此次设置的罗湖馆是介绍东道主罗湖区的主场,以“桥接:湾区枢纽,万象罗湖”为主题,展示罗湖区的发展与变化。本届展览结束后,罗湖馆将作为半永久馆继续保留。
15个国家数百位国际参展人 跨界合作拓展视野话题
本届展览邀请来自中国、美国、英国、瑞士、荷兰、德国、意大利、奥地利、丹麦、冰岛、芬兰、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印度尼西亚15个国家数百位国际参展人参与,共同探讨未来城市新前景。同时,开幕周及展期将举行一系列丰富的学术交流及大众活动,深圳各区六个分展场将呼应主题延展至在地实践。
实践分展场遍布前海合作区、南山区、龙岗区、龙华区、坪山区、深汕特别合作区,由各区政府参照主展架构与运作模式主办,既呼应主题,又具有交流价值,同时代表深圳特色。
“城市策展”催生未来创变
携手共创全新城市空间
本届展览聚焦呈现青年设计师与研究者的力量。参展人分别来自哈佛大学、剑桥大学、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等全球高校和研究机构,其专业背景及所关注的议题涉及建筑学、环境科学、海洋生态学、地理学、交通工程、经济学、社会学、艺术、哲学等不同学科。青年参展人以创新、多元的跨学科参展作品回应城市发展中迫在眉睫的种种问题、探索大湾区未来应采取的平衡发展模式,共同携手面对未来空间发展的复杂挑战。
展览延续往届深双学堂、公众互动等特色活动,并结合时下青年流行文化元素,尝试在现场开启“夜间模式”。同时,展览还将面向广大市民提供公益导览,公众可在展览期间通过官方渠道提前预约,即可跟随专业导览人员深入解读展览内容。
相关链接
深港城市建筑双城双年展由深圳从2005年起创办,2007年地缘紧邻的香港受邀加入,展览演变为双城互动、一展两地的独特类型——双城双年展。本届双城双年展(香港)是庆祝香港特别行政区回归25周年的活动之一,以“集籽种城”为主题,所有展品在香港馆以实体或数码形式再次展出,实现双城互动。
第九届深港城市建筑
双城双年展(深圳)
主题:城市生息|Urban Cosmologies
主展场:深圳粤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厂)
地址:深圳市罗湖区东昌路9号
展览时间:持续至2023年3月
分展场:前海合作区、南山区南头古城、龙岗区国际低碳城、龙华区大浪时尚小镇、坪山区大万世居、深汕特别合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