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映照红色土地 合作促进乡村振兴

布吉街道支援合作苏区寻乌交出“亮丽答卷”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2年12月19日

布吉街道赴寻乌开展考察调研及党史学习活动。

揭牌仪式现场。

参观寻乌博物馆。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布吉街道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用心用力用情做好苏区寻乌对口帮扶工作,深入开展产业、人才、项目、文化等方面交流合作,切实做到真抓真联真帮,不断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交出帮扶的“亮丽答卷”。

深入一线走访调研

提升合作支援“精准度”

帮扶要精准,需求是关键。为顺利落实支援合作寻乌,布吉街道党政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股份合作公司、社区工作站负责人及商会企业代表前往寻乌开展实地调研,与当地领导干部交流座谈。

从2019年以来,布吉街道调研组多次参观考察徐溪村脐橙扶贫基地、百香果育苗基地等支援合作项目。在考察项山乡罗福嶂会议旧址时,调研组当场拍板投资改造罗福嶂会议旧址,作为对口帮扶寻乌项目,将其打造成中国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奉献给老区人民的爱心。

2020年5月8日,罗福嶂会议旧址修复提升项目捐赠仪式在寻乌项山乡举行。2021年12月28日,寻乌县举办“一根火柴 点亮中国”罗福嶂会议学习园开园仪式,标志着布吉对口支援合作寻乌,高标准打造红色文旅新标杆的特色帮扶项目正式面向公众开放。开园仪式上,百合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国强当选寻乌“荣誉市民”。

同饮东江水,悠悠两地情。为增进两地的了解,布吉街道倡导开展两地干部交流学习,推动合作双赢。布吉街道多次如亲人般接待寻乌“客人”,寻乌对布吉来的朋友也热情有加。

12月14日,布吉街道在项山乡福田村罗福嶂会议旧址举行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挂牌仪式。在当地干部群众的邀请下,布吉街道一行参观罗福嶂学习园、寻乌调查纪念馆、寻乌博物馆、寻乌徐溪村合作项目。在菖蒲乡座谈会上,布吉街道党工委书记刘庆高度赞扬当地乡村变化。他表示,继续加强对口联系,大力支持寻乌苍浦,齐心协力解决发展难题;带着干部到老区接受党史教育,传承红色基因。

多方筹集帮扶资金

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度”

扶贫攻坚,资金为先。为解决“重中之重”帮扶资金,布吉街道多次召开工作会议,商讨帮扶资金解决的办法,保证支援合作工作顺利开展。

2019年,布吉街道在扶贫工作会议上通过支援合作寻乌3个项目,落实帮扶资金120万元。辖区10个村股份合作公司积极响应结对帮扶、支援合作,每个负责帮扶10万元,完成募捐100万元的目标。

在“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中,辖区信义集团、百合控股集团、京基房地产、佳兆业集团、股份公司及商会等爱心企业捐助扶贫款近200万元,体现出辖区企业的大爱精神。

2019年10月,布吉街道组织辖区百合控股集团到寻乌调研,在“罗福嶂会议”旧址接受一场非同寻常的革命教育。据了解,1929年2月3日,毛泽东、朱德等同志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出击赣南,在寻乌县罗福嶂村召开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史称“罗福嶂会议”。百合控股集团董事长凌国强了解到“罗福嶂会议旧址”红色文物保护修复工作需要资金支持时,当即表示愿捐赠3000万元。在布吉街道的对口帮扶下,罗福嶂会议旧址保护性开发充分发挥红色旅游和绿色农产品相结合优势,不仅让村民实现脱贫,还为今后乡村振兴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该项目从开工建设到开园,仅仅用8个月的时间,充分体现了深圳速度、深圳效率、深圳品质。

截至目前,布吉街道组团千里驱车赴寻乌考察6次,支援合作罗福嶂会议旧址改造提升、徐溪村田螺陂至下村灌溉水圳、徐溪村脐橙扶贫基地、徐溪村百香果育苗基地和百香果扶贫基地等5个项目,投入支援合作帮扶资金3300多万元。

据不完全统计,2022年布吉街道在“832中扶网”平台,共帮扶寻乌等贫困地区采购扶贫产品消费帮扶230多万元,超额完成消费帮扶任务指标。

建立多元帮扶机制

推动红色土地“春潮涌”

近年来,布吉街道从项目、产业、人才、产业等入手,采取全方位、多途径、多载体的帮扶方式,积极构建多元化“大支援”格局。

项目帮扶,转移企业落户。建立徐溪村百香果基地建设项目,20亩百香果基地,2亩育苗基地,每年可培育脱毒百香果苗20万株,带动群众种植百香果2000亩。帮扶徐溪村脐橙扶贫基地建园投资,后期管理和投入由承包人负责,挂果以后实行村委会和承包人按议定比例分红。

人才支援,激发干事创业。精准摸排贫困劳动力基本信息,开展精准就业帮扶服务,多渠道收集、发布岗位信息,加强就业跟踪服务,促进当地人才回归。安排菖蒲乡党政干部到布吉街道回访参观考察,交流学习街道“共建、共治、共享”先进社会治理经验。

产业合作,促进文化共融。2022年11月,布吉街道大芬油画村多名画家到寻乌县采风办展、龙岗区的《浮流》和寻乌县的《寻路》等舞台剧作在“龙寻”两地交互上演,促进了两地文化交流。2019年6月,在“结伴同行·红色寻乌油画写生作品展”活动中,18名画家组成创作团队到寻乌调查纪念馆、菖蒲光裕围等地,进行为期5天的实地油画创作,以油画的独特形式探寻寻乌的红色记忆。

民生保障,衔接乡村振兴。创办“爱心公益超市”,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全体村民互助友爱,实现“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目标。修建田螺陂、围里、热水坑、下村、下琓、背夫坑灌溉水圳3800米,保障农田灌溉用水。“一对一”结对帮扶极度贫困户,在住房、饮水、就业、教育、医疗、发展生产、技术等方面给予贫困户直接帮扶。

红色旅游新景点游人如织,蔬菜大棚基地迎来大丰收,桔子树被累累硕果压弯了树枝,群众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如今,在党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寻乌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乡村振兴的美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策划:张莉敏 文/图:褚翘 周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