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次:A06来源:深圳侨报 2023年04月24日
现代化的龙岗区融媒集团。龙岗融媒记者 李凯 摄
龙岗融媒记者 沈荣
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太多令人刮目相看且足以载入史册的成绩。目光向东,有着厚重历史文化积淀和蓬勃向上发展动能的龙岗,同样吸引着人们关注的目光。
作为全国首创、深圳市唯一的纯国企模式县区级融媒体,龙岗区融媒集团在短短的两年时间内不仅以“探路者”的角色完成了机构的重组、资源的整合、平台的打造等工作,同时做精做强媒体主业,扎根龙岗,面向全球,一批批高质量作品接连刷屏出圈,成功打响了品牌。另外,多元化经营之路越走越宽,总体收入连续保持增长,发展态势良好。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面对新使命新任务,龙岗区融媒集团瞄准了“中国最好 世界一流”的发展目标,加速奔跑在高质量发展的前行之路上。
探路先锋 全国首创纯国企模式县区级融媒体
提及深圳,很多人都会想到改革开放。随着改革的深入,持续释放出强大活力,让深圳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成为从追赶时代到引领时代华丽转变的生动实践。
根植深圳这片热土,龙岗区融媒集团自诞生之日起就把改革烙在基因里、刻在骨髓里。2021年4月23日,由原龙岗区新闻中心(深圳侨报)、广电中心(东部传媒公司)组建而成的龙岗区融媒集团正式揭牌运作,成为全国首创、深圳市唯一的纯国企模式县区级融媒体,挑起了国企和融媒“双重改革”的重任。
一方面,龙岗区融媒集团先后完成机构重组、人员分流、架构重建、制度建设、队伍融合、资产整合、薪酬并轨、一体化物理空间和超高清技术设施建设等重大改革事项,借用外脑实施优化改革,全国驻深记协融媒创新基地落户,促进改革发展提质增效。同时,重建“四个条线”大部制、扁平化管理架构,所有部门、所有干部“推倒重来”,逐层选聘、竞聘,两年一考,建立人员交流站,对年终考核排名末位的人员进行柔性减员,做到“干部能上能下、人员能进能出”。另外,全员定性为合同制员工,统一身份、统一管理、同工同酬,积极打造区属国企华为模式。
随着改革的深入,系列成果得到各界广泛认可。其中,龙岗区融媒集团薪酬绩效考核和选人用人制度改革工作两次获得区委书记张礼卫批示肯定并指示在全区研究推广。2022年7月,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首届雇主颁奖典礼上,龙岗区融媒集团作为唯一的国企获评该校“新锐合作伙伴奖”,在人才引进、培养方面与华为、腾讯等“世界500强”一起获得顶尖大学肯定。中宣部调研组到广东调研时,龙岗融媒集团作为深圳唯一代表赴广州介绍经验。此外,龙岗融媒还作为改革创新实践代表性案例被纳入中国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报告。
“改革步伐稳健、发展思路清晰,探索出了一条卓有成效的县(区)级融媒体改革发展道路,许多经验做法都值得学习借鉴。”谈及龙岗区融媒集团的改革,浙江长兴传媒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时兵如是说。两年来,龙岗区融媒集团已累计迎来中国社会科学院、浙江传媒学院、深圳大学等一批高等院校以及安吉、温岭、长兴等融媒机构考察团50多批,其改革发展的诸多经验做法和成绩得到了学界、业界及全国媒体同行的高度赞扬。
主流担当
多维度发声讲好当代“湾区故事”
目前,龙岗区融媒集团拥有报、台、端、微、刊、户外“多位一体”融媒矩阵共38个平台,粉丝总量达850万+,其中核心平台“龙岗融媒”APP总下载量超250万,获评全国县融中心“优秀管理与平台奖”,入选2022年中国报业媒体融合“用得好”案例库,影响力稳居深圳市各区首位,成为大湾区领先的县区级客户端;“深圳龙岗发布”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达300万+,综合传播力指数和影响力水平稳居深圳各区第一;“掌上龙岗”微信公众号粉丝量达190万+,位居全国县(区)级媒体微信号百强榜前十;传统端自办《深圳侨报》,是龙岗区委区政府和深圳市侨办机关报,并与7家海外华文媒体合作出版《深圳版》,辐射50多个国家和地区;自办电视频道5个、广播频率1个(FM99.1);运营户外LED屏、市民阅报栏、智能阅报栏等平台,是深圳平台要素最齐全、传播力遥遥领先的区级融媒体。
依托成体系的传播矩阵,龙岗区融媒集团全面做大做强主业,全媒传播指数显著提升,持续向外界讲好“湾区故事”。如2021年拍摄制作的“龙岭模式”报道登上央视新闻频道,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黄坤明的批示肯定。又如疫情防控宣传中,《龙岗新娘穿着嫁衣测核酸》报道被新华社等平台转发,全网阅读量达5000万+;策划推出“我叫中国人”三部曲,登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央媒平台头条,全网阅读量超7500万;原创创意防疫宣传作品“新编防疫四大名著”等受到市、区宣传部门的高度评价,同时作为宣传经验在深圳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获得重点介绍,并获国家级新闻核心期刊平台推介“爆款破圈”做法……
统计数据显示,改革后,龙岗区融媒集团全年原创策划数量增长2倍,荣获行业各类奖项120余项,上送央媒稿件由个位数增长至50多条,海报特攻队、龙叨叨、融媒姐妹花等栏目品牌知名度越来越高,一个个更多带有龙岗元素、深圳能量的优质作品频频出圈,成为外界了解大湾区的一扇窗口。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龙岗区融媒集团不断向内挖潜,将优势力量和人、财、物资源转移到移动端,推动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同时出台一系列创优奖励、好作品评选制度,每年投入300万实施“提质创优攻坚工程”,新建融媒创新实验室、融媒学院等创意孵化空间,有效提升了融媒内容创优水平和融合报道成效。
奋进加速
构建经营生态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时代潮前,媒体经营面临着巨大挑战,全国传统媒体广告收入更是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困难面前,唯有主动出击、火力全开,才能符合融合与转型发展的需要,才能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
2021年是龙岗区融媒集团改革发展元年,不仅要面对减员70余人的现实,还要克服疫情的影响,经营难度可想而知。然而,当年龙岗区融媒集团却交出了总收入1.51亿元(不含网络)的成绩单,实现了逆势上扬。过去的2022年,龙岗融媒集团收入达到1.6亿元(不含网络),年度净利润增长超过20%,切实减轻财政“输血”负担。
成绩的背后必然是不懈的探索。一直以来,龙岗区融媒集团依托主流媒体新优势,坚持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成立经管办,“经营大脑”得到充分发挥;梳理出台数十项经营制度,创收工作“法制健全”。大力布局“新闻+政务服务商务”,成立政务服务部、商务服务部以及影视、教育、文创等各事业部,对内整合各条线经营队伍全面转型为服务报、台、网、新媒体等全平台经营团队,对外向文化创意、智慧城区、生活服务类业务以及商业市场拓展,加快探索培育新项目、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全网融通、全域覆盖的立体化融媒体经营格局。比如,教育事业从1份少儿刊物拓展为4份全面的师生刊物,“打破地域壁垒,向青岛、惠州、广州等地区进行分销,每年创造经济效益1000万元;承办的“乡愁印迹”大型文史项目,通过文图影像的形式呈现,刊播55期,实现单个项目创收900万元。
如今,龙岗区融媒集团持续深耕街区,不断打破常规创造需求;策划业务拓展出了多领域、新场景;资产运营广交朋友,华为、华海联袂入驻;直播业务人气爆棚,需求旺盛;龙岗手信持续热销,格物·龙品成为龙岗热门打卡点。内部跨部门、跨平台联合作战,包装、策划、执行、运营统筹协调,项目蛋糕越做越大。
阔步迈入新时代,龙岗区融媒集团将紧紧围绕打造“主流舆论阵地、综合服务平台、社区信息枢纽”三大目标,大力实施党建引领、品牌塑造、精品创作、传播体系、经营破圈、管理效能、文化强企、人才立媒等战略,朝着打造全国最好、世界一流的县区级融媒体全速奔跑,不断开创融媒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深圳东部中心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