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的这场健步凝聚奋进力量

版次:Q05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4月07日

在莲花山公园山顶广场重温“春天的故事”。

各民族同胞在活动中相互交流。

深圳侨报记者 谢青芸 通讯员 缪晓晴 文/图

4月1日,由深圳市民宗局指导、市民族团结发展促进会主办、福田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协办的“中华民族一家亲 同心共筑中国梦”2025年深圳民族团结健步行(福田站)在莲花山公园举行,深圳市民宗局机关全体党员干部和市、区民族社团代表近100人齐聚于此,健步交流于都市绿洲,共享运动之乐、共叙民族团结之情。

“AI”助力 为健步增添乐趣

四月正值春暖花开,雨后的深圳碧空如洗,呈现出难得的宁静与清新,莲花山公园内花团锦簇、繁花似海。下午4点,各民族同胞陆续来到莲花山公园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园入口处,体验科技与自然的完美邂逅。

莲花山公园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园入口处,摆放着莲花山慧云智慧跑道自助终端设备,这是面向全体市民可徒步、可跑步的自助专业赛事平台。在这里,每位市民只要扫码,便可免费领取一张带芯片的号码簿,随到随赛参与各类马拉松体验感的跑步徒步活动。参加健步行的各民族同胞拿起手机,扫码注册领取号码簿,开启一场颇具仪式感的运动之旅。各民族同胞个个精神抖擞、步伐轻盈而有力,大家一边欣赏着城市的美景,一边热烈地交流着,沿途经过智慧跑道的打卡点时,佩戴身上的芯片号码簿会自动被设备感应,实现无感打卡,这种结合科技与健身的方式给参与者带来不少乐趣。

漫步在绿树成荫的公园里,道路整洁、空气清新,处处藏着城市管理智能化与精细化的身影。参加健步行活动的深圳市迈睿迈特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张静波还向大家介绍企业地埋式智能升降垃圾桶在公园里的应用。该系统通过挖掘地下空间,将垃圾桶巧妙地“藏”于地下,既节省地面空间,又避免垃圾暴露带来的视觉污染和异味困扰。巧妙且实用的设计,让各民族同胞体验到城市生活的美好。

在山顶广场重温“春天的故事”

带着科技体验带来的愉悦,大家不一会便登上莲花山山顶。山顶广场上,邓小平铜像定格在目视前方、跨步向前的姿态。驻足铜像前,目之所及是鳞次栉比的现代城市建筑群,向下眺望,“春天的故事”尽收眼底。

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一面旗帜,深圳始终牢记党中央创办经济特区的战略意图,敢闯敢试、敢为人先、埋头苦干,从一个边陲小镇迅速发展成一座欣欣向荣的国际化大都市,而沧海桑田的变化离不开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在邓小平铜像前,深圳市民宗局、市民促会、福田区民族团结进步协会和深圳市生态学会依次向邓小平同志铜像敬献花篮,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民宗局局长吴欢,市民促会会长杨永群等迈步上前,仔细整理花篮缎带,缎带上写着“深切缅怀邓小平同志”。随后,全体在场人员向邓小平同志铜像三鞠躬。现场,深圳市民宗局党员干部主题党日活动同时开展,大家还共同聆听深圳大学客座教授、市民促会顾问宋磊岩讲述关于邓小平铜像背后的故事,饱满的激情、生动的语言令在场成员倍感振奋、深受启发。

“邓小平铜像背后的故事,让我们重温深圳经济特区为改革开放‘杀出一条血路’的峥嵘岁月。”大家纷纷表示,深圳经济特区一路走来,每一步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每一步都付出了艰辛努力。作为移民城市,深圳从经济特区建立那一天起,各族儿女就带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这里。40多年来,深圳民族工作与特区各项事业同步发展,深圳成为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美好家园。新征程上,各民族同胞还要传承改革开放精神,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续写更多“春天的故事”。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