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湖智库: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4月09日
2024年3月23日,鹤湖智库全体会议在龙城CC国际创意街区CIC创新创意中心举行。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1年12月4日,鹤湖智库首次全体会议。龙岗区委宣传部供图
2024年12月22日,2024鹤湖国际海报展在鹤湖新居开幕。龙岗融媒资料图
鹤湖智库成立于2021年12月4日。起名“鹤湖”,是藉“鹤湖”之地,以“鹤湖”之名而效“鹅湖”之魂。作为龙岗区的文化决策咨询平台,鹤湖智库构建了“智库、讲坛、书院”三位一体、以“智库”为引领的智慧资源汇聚平台,成为龙岗区文化发展的“决策智囊、创意引擎、资源宝库”。智库成立以来,打造了鹤湖美谈、鹤湖讲坛、翔集鹤湖等公共文化品牌,并通过专家调研,为龙岗建设高水平深圳东部中心提供了丰富的智慧支撑。
特约撰稿人 黄雪霞 黄腾龙
2021年12月4日,龙岗区的鹤湖新居热闹非凡,一场意义重大的文化盛会——鹤湖智库成立大会在此盛大举行。古雅的建筑散发着历史韵味,而与会专家学者们的思想碰撞,似璀璨火花,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点燃了文化创新发展的激情,一场关于文化与城区发展的深度探讨就此拉开帷幕。
一次工业强区的文化觉醒
在深圳发展的故事里,龙岗区是一部典型的工业传奇。
30余年,龙岗区集中精力抓经济抓产业,开辟出一条越来越宽广的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然而,在全球化进程加速、城市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文化软实力已成为衡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指标,更是决胜未来的关键所在。龙岗这个工业巨人开始思考:钢筋铁骨之外,如何生长出更加绵长而坚韧的力量?
“经济强区的文化焦虑,恰恰是转型的契机。”时任龙岗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何东运回忆道。而这种转型,更多侧重于文化在城市发展中功能作用的转型,不仅需要前瞻的文化视野,也需要坚实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基础为支撑。
2010年,龙岗区确立大力发展文化产业,至2013年,龙岗已初步形成了四大文化产业集群:以大芬油画、三联玉石、南岭丝绸、宝福珠宝和文博宫为代表的高端工艺美术产业集群;以力嘉、中华商务等为代表的现代印刷产业集群;以华夏动漫等为代表的动漫游戏产业集群;以182设计园、百分百创意广场、坂田创意园等为代表的创意设计产业集群。
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壮大和数字文化产业的崛起,龙岗区积极谋划推动两大产业能量的整合,自2017年起便开始筹备。2020年,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成为第二批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也是广东省唯一的文化产业示范园区。2024年,龙岗数字创意产业走廊年营收突破2291亿元,文化创意产业成为龙岗区经济发展的第四大支柱性产业,为文化引领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文化事业发展亦可圈可点。至2021年,深圳音乐学院实现首届招生,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入选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文博会分会场数量连续11年全市第一;公益文化惠民活动数量和质量位居全市前列,龙岗区图书馆获评“全国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开心麻花华南总部、深圳迷笛中心等文化品牌落地龙岗;打造了《我们就是河流》等系列文艺精品,原创歌曲《我们中国》获评省“五个一工程奖”;持续推出的群众艺术花会(音乐舞蹈)、深圳声乐季、聂耳管乐艺术周等文化活动深受群众好评,发展规模与质量位居全市前列。
工业产能和文化创新的基础兼具。如何让工业理性生长文化暖意,厚植社会创新的文化土壤,需要有引领性力量,整合各方智慧,群策群力来推动这一转型,组建文化“智库”被提上了议程。
虽然龙岗区已有一定数量的官方智库机构,但这些机构的研究领域各有侧重,无法持续通过文化赋能,引领产业强区的城市文明培育。2021年初,龙岗区委宣传部开始鹤湖智库筹备工作。11月,智库的定位、组织架构、运行模式、工作内容、拟邀专家、智库章程以及成立大会的日程等主要筹办工作均已准备完成。区委宣传部向区委常委会提交了筹备情况汇报。
一个具有前瞻性、系统性的文化智库呼之欲出。
一群顶流大咖的“鹤湖之约”
2021年12月4日,在鹤湖新居,龙岗迎来了建区以来首场国家级文化名家思想盛会——鹤湖智库成立大会。
作为龙岗官方的文化智库,起名“鹤湖”既赓续了本地历史文化的基因,也彰显了龙岗打造文化高地的雄心。
鹤湖智库的“机构”所在地鹤湖新居,承载着客家人数百年来“耕读传家”的精神密码,而鹤湖之“鹤”,在传统文化中有着高洁智慧的象征。这一文化寓意,与荟聚于此的文化群落群像,推进举旗帜、兴文化等文化愿景相契。
经过反复酝酿和真诚邀请,最终请来40余位文化界“顶流”,共赴“鹤湖之约”。他们中,有守护敦煌半个世纪的樊锦诗,有推动深圳读书月成为城市名片的原深圳市委常委王京生,有中国作协副主席李敬泽,还有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
这些来自战略、理论、教育、美术、影视、设计、传播、文博、出版等多个领域的一众学界、业界泰斗加入鹤湖智库,志在开启一场思想碰撞,让智慧的火花点燃一座城的文明焰火。
“一个地方文化发展如何,与主动不主动息息相关。植入什么样的文化基因,就有什么样的发展前景和规模。”时任国务院参事、国家文化艺术智库特聘专家王京生在鹤湖智库成立大会上表示。会上,龙岗区正式提出塑造“鹤湖”文化IP,并打造鹤湖智库、鹤湖书院、鹤湖讲坛三位一体的“鹤湖”系列文化品牌,其中,鹤湖智库扮演着文化发展的核心引擎角色。
与传统智库不同,鹤湖智库确立了“决策智囊、创意引擎、资源宝库”的定位。作为服务龙岗区委区政府的文化决策咨询平台,鹤湖智库汇聚了全国文化领域的顶尖专家学者,借助这些“最强大脑”的远见卓识,为龙岗文化发展出谋划策。
鹤湖智库秘书长韩湛宁介绍,“鹤湖智库对龙岗区建设的参与主要通过三种方式:第一是前期调研,专家结合专业特长,在各自领域对龙岗区相应议题进行研究;第二是智库大会,每年组织一次,智库专家都要到场发言或提出书面意见,针对议题表达专业观点;第三是‘下场干活’,智库中不乏活跃在一线的从业者,他们要躬身入局,执行龙岗区的一些项目,开展实践。”
这种对地方发展的深度参与,是龙岗对新型智库重新定义的特色所在。在“鹤湖智库”中,专家学者既是战略规划者,又是项目操盘手;既提供宏观建议,又导入产业资源。这支从战略规划到实践落地的专家团队,为龙岗区乃至深圳市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注入澎湃的新动力。
一席赋能发展的文化盛筵
在成立大会的前一天,鹤湖智库聘请专家在龙岗开展实地考察,参观了天安云谷和甘坑客家小镇,并观看二十四史书院展览,感受科技龙岗与文化龙岗、传统龙岗和现代龙岗的张力与活力。
在2021年12月4日的成立大会上,王京生在发言中提出龙岗要致力于建设“深圳都市圈东部文化中心”、将鹤湖智库建成“创意联合体”的观点;同为时任国务院参事的樊希安则指出,“创新是龙岗的动力,文化和科技是龙岗的双翼”。
智库最先启动的是“鹤湖讲坛”活动。首期讲坛于智库成立大会当天下午,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举行。专家们围绕“文化的力量”主题各抒己见,表达了对深圳创新文化和阅读城市的思考。第二期讲坛于12月10晚在龙岗区图书馆举行,专家们以“文化的力量:传承与创新”为主题,指出未来城市的核心资源是与文化创意、审美品位有关。“鹤湖讲坛”至今已开讲了多场系列活动,为龙岗文化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随着鹤湖智库的常态化运行,陆续面向居民开展了“鹤湖美谈”“阅满鹤湖”等高质量的公共文化活动。
“鹤湖美谈”是一系列城市美育课,以诗歌、文化、园林、陶瓷、摄影、设计等文化创作为载体,通过邀请各领域专家对谈,与居民一起感受美、品味美,推动城市文化发展和审美培育。“阅满鹤湖”阅读品牌则采取每周推荐一本书、居民线上共读的方式进行。
专家下场干活也不含糊。
智库组建之后,先后开展了智库名家行、大芬油画村改造升级、横岗时尚眼镜街区建设、“龙岗影视文化产业专题调研”等工作实践,为推进龙岗“五城一廊”格局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宝贵意见,完成了“深圳东部中心文化发展战略和实施路径研究”课题调研工作,谋划了“湾东文芯”“科技艺术梦工厂”“美好生活新空间100计划”等九大重点文化工程,为推进龙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找到了明晰的工作抓手。
专家的思想正在落地开花。王京生提出了培育“三大精神”(企业家精神、创新精神和工匠精神)、践行“三个全民”(全民阅读、全民创意、全民创建)、实现“三个典范”(市民文明举止典范、市民文化权利典范、时代精神发展典范)的建议,成为龙岗区推动城市文明创建的重要理念;深圳大学中国经济特区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吴忠在“把龙岗打造成创新文化高地和创业文化绿洲”构想中科普了“创新经济3T”原则,即技术(Technique)、人才(Talent)和包容(Tolerate)是创新型城市的三个充要条件,也与今天“有品质”的创业环境建设不谋而合;王为理博士提出打造“暂停空间”“焦点式社交体验场所”和“湾东城市看台”构想,也正在成为城区建设的现实……
2023年2月,在二十四史书院举行的鹤湖智库年度大会上,龙岗区新增了傅才武、张志安、朱荣远、张宇星和周智琛5位行业领军人物为鹤湖智库专家,并首次向智库专家介绍了打造“湾东超级文化走廊”的构想。作为龙岗区文化版的“一芯两核多支点”,与城市版的战略布局相互呼应。与会专家结合各自领域的视角,给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这些思想策略连同智库组建以来的成果,编入了《鹤湖智库蓝皮书》。
2024年3月,在龙城CC国际创意街区CIC创新创意中心举办的鹤湖智库全体会议上,发布了《鹤湖智库蓝皮书》。围绕“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赋能高质量发展”主题,王京生、樊希安、李敬泽等鹤湖智库专家结合各自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和建设性的意见建议,以文化创意之力赋能城市高质量发展,助力龙岗建设“近悦远来”魅力城区。
如果说以上的智慧交流与碰撞,主要为国内视角,鹤湖国际海报展则通过一个单一的载体,将鹤湖的IP品牌推向了国际。2023年和2024年的鹤湖国际海报展,一经发布,即得到国内外各大设计院校、组织机构和设计师的广泛响应和积极参与,数千幅作品汇聚鹤湖参展,推动了本地文化与国际文化的交流互鉴。
岭南书院·深圳鹤湖书院于2024年10月正式启用。同年3月即启动了“山河文明说”博物人文科普实践活动,8月启动了“翔集鹤湖·鹤湖书院2024缤纷活动”,为书院品牌宣传提前进行了预热。
随着社会多元力量参与共建,鹤湖智库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创意联合体”,文化资源竞相汇聚,越来越多顶尖作品从龙岗走向世界。
四年间,鹤湖智库专家叶小钢教授的音乐作品《落花天》在龙岗举行全球首演,女高音歌唱家徐霞参与建区30周年主旋律歌曲《年轻的城》的创作,作家邓一光获第五届红棉文学奖“年度特别贡献奖”……在鹤湖智库的引领辐射下,龙岗已成为创作环境优越、文化创新氛围浓厚的文艺创作福地,城区魅力和审美品位不断提升,高素质文艺人才纷至沓来,形成了城区与人才双向奔赴、彼此成就的正向循环。
龙岗用30年完成了一场文化的“惊蛰”——当鹤湖智库凝聚的智慧融入城区发展的肌理,这座年轻的城区,就设计出了自己的“灵魂芯片”。
鹤湖国际海报展折射的文化雄心
观察眼
鹤湖国际海报展,作为面向全球设计师、设计团体、设计机构和高校师生开设的海报设计文化品牌活动,其国际化程度之高令人惊异:2023年展出的241件作品,2024年展出的263件作品,竟是从来自全球32个国家及地区、379所院校的7292件参赛作品中优选出来的。
谁曾想,一张小小的海报,竟搭建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的桥梁,汇聚了如此广泛的设计师的灵感和智慧,在这方古老的围屋里彼此凝视、激荡和碰撞。
鹤湖国际海报展秘书长韩湛宁介绍:“这些作品都在注重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基础上,多元活化利用客家围屋的文化符号来进行创作,精彩呈现历史文化与现代艺术融合之美。”
在高度城市化、国际化的今天,鹤湖新居宛如一个融汇开创与固守二元重叠的隐喻,连接着传统与现代,注视着文化的流淌与交融。鹤湖新居所庇护的族人,也曾在迁徙与回归之间、在聚族与开拓之间奔流。他们听惯了田野的牛鸣与蛙声,听惯了街市喧嚣的叫卖,也听惯了大西洋海浪的轰鸣,鹤湖新居的夯土墙,是否隐藏着连结山海的密码?
海报展上的一张张海报,恰似一件件归雁携来的信件,在为人们讲述一个崭新的时代航程。人们看着鹤湖新居的墙,或许已难以联想到加勒比海的浪花和南洋的雨,但海报线条与色块中隐含的国际与本土的思考,可能在5G冲浪的欢呼声音里,或在“聚族于斯”的匾额之下,生长出新的图腾。
设计是一种共鸣,连结全球,也连结你我,如月光照耀大海,也照耀山川。当我们的内省与眺望融汇一体,文化的自信就站在了山巅之上,也融入了大海之中,龙岗也就有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