颠覆想象! 《人民日报》因何点赞龙岗?

版次:A08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4月24日

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受访单位供图

《人民日报》评论文章《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

龙岗融媒首席记者 聂朦

4月17日,《人民日报》评论版发表题为《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的评论文章。文章称,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相辅相成、不可偏废,体现了创新突破与科学实践的辩证统一”。

文章在举例论证“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的辩证关系时,特别提到了位于深圳龙岗的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称这座“向天空要空间”的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试点产业园,“正在颠覆人们对于传统工业园的想象”。

推动“工业上楼”,提高土地利用综合效益,构建起“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的高效协同生态……打破思维定式的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为何会被《人民日报》给予“蕴含着改革精神和发展之道”的高度评价?

答案,就在下面这些“密码”里。

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 是个什么园?

公开资料显示,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位于深圳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之一的龙岗东部先进制造业园区内,由特区建工集团“投建营”一体化开发,总占地面积约8.84万平方米,是深圳首个优质产业空间试点、首个二三产业混合用地试点和首个“专精特新”产业园。

作为深圳首批“工业上楼”试点,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链,紧扣深圳市“20+8”产业集群,聚焦龙岗区“3+4+N+AI”特色产业体系,重点发展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高端医疗器械、安全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集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着力建设高水平、专业化、集群化产业园区。

“园区努力打造产业特色鲜明、综合配套完善、运营管理高效的‘三生融合’型产业园区的‘深圳样板’。”据特区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以高新高端、集聚集约为导向,高质高效地实现优质产业空间供给与优质企业需求的精准匹配,充分体现了“工业上楼”在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方面的显著优势。

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所言,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构建起‘上下楼即上下游,产业园即产业链’的高效协同生态”,这也是其打破思维定式的一大突出表现。

“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在产业集群融合集聚上持续发力,全力推动项目主导产业串珠成链、聚链成群、集群成势。例如,园区企业威远精密通过园区活动牵线搭桥,与一墙之隔的邻居艾克瑞电气建立合作关系,为其提供定制化产品。”特区建工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大胆设想、小心求证

在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是如何体现的?

胆子大些,才能突破思维藩篱,找到新思路;态度严谨才能验证可行性,夯实前行根基。《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指出,“将大胆设想与小心求证相结合,既保证了改革创新的勇气,又不失稳健推进的智慧。”

这种“改革创新的勇气”与“稳健推进的智慧”,在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的整个建设过程中,同样体现得淋漓尽致。

首先,在园区设计方面,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以“先行示范”的标准,深入研究“工业上楼”空间标准,围绕“20+8”产业集群工艺流程、技术创新需求,突出大平层、宽柱距、重荷载、高层高等高标准设计,既处处彰显创新精神,又精准贴合发展实际。如今呈现在公众面前的高标准厂房,首层层高约8米、二至四层约5.4米、五层及以上约4.5米,大型设备进厂和安装无忧;同时,每栋厂房还配置了8台3吨货梯及8台客梯,货物上下楼快捷高效。

其次,在施工建设方面,依托特区建工集团自主研发的高装配率施工生产体系,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实现了高标准厂房的工业化批量快速建造,成功实现“1-9-18”建设交付标准,即拿地1个月总包施工入场、9个月预售、18个月交付。目前,3栋高标准厂房已全部建成交付,威远精密、国立智能、赛特新能等29家优质企业已全面投产。

最后,在招商引资方面,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持续强化“招商前置+定制化建设”模式,推动招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截至目前,园区累计接到210家企业申报,144家企业达到入库门槛要求,包括专精特新“小巨人”19家、“专精特新”企业96家,“专精特新”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占比达八成。此外,园区已成功签约38家优质企业,其中“专精特新”企业占比近九成。

改革创新经验获全国推广

2020年,《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0-2025年)》发布,其中明确提出,“支持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要求的前提下推进二三产业混合用地”。

以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为切口,深圳打破以往单宗土地供应模式,先行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在促进生产研发功能与服务功能协同发展,提升片区土地综合利用效益等方面提供了标杆示范。

正如《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所指出的那样,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的探索与实践,“蕴含着改革精神和发展之道。”无论是领衔优质产业空间供给试点改革,还是探索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的故事可谓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以开拓性思维探寻解题密码”的深圳实践、龙岗实践。

2023年11月1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七部门联合发文推广“工业上楼”、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等22条深圳综合改革试点经验。其中,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榜上有名”,其探索产业用地与产业空间供给的新机制备受肯定,率先破局的“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更是作为创新举措及典型经验获全国推广。

展开而言,宝龙专精特新产业园在二三产业混合用地新模式上的创新做法,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创新单宗土地混合利用政策,优化可配建的用地功能类型及比例,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第二,将二三产业混合用地由单宗地向片区拓展,鼓励均衡配置产业、商业、保障性住房和公共服务设施等用地类型,保障新产业、新业态多样化空间需求;第三,更精准、更灵活调节配置空间资源,更好满足产城融合发展需求。

“前进道路上,坚持‘假设—验证—修正—再假设’,定能推动认识不断深化,创新不断落地,发展不断向前。”《人民日报》的评论文章最后,作出了这样的论断。显然,这既是对历史发展规律和诸多现实实践的客观总结,也是我们在未来发展道路上所应保持的战略定力。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