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国、省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评选结果出炉,龙岗区5个先进个人和集体荣登光荣榜——
版次:A04来源:深圳侨报 2025年04月30日
全国先进工作者: 张立蕤(深圳市龙岗区横岗街道六约南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张立蕤(左)在工作中。
广东省劳动模范: 何英毫(深圳市贝康科技有限公司工程部项目主管) 何英豪(右一)参加行业技能竞赛决赛。
广东省劳动模范: 刘培桐(深圳市龙岗职业技术学校数控专业教师) 刘培桐(右一)正在与学生交流。
广东省先进集体: 深圳市杭金鲲鹏数据有限公司研发中心 全神贯注研究工作。
广东省先进集体: 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深耕智能显示领域。
喜讯!值此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百年之际,2025年全国、省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评选结果揭晓,龙岗区五个先进个人和集体登上光荣榜。从社区书记到技术工匠,从智能显示龙头到数字基建先锋,龙岗新晋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劳动模范和先进集体,以实干为针、创新为线,在新时代的产业经纬中织就出一幅劳动创造幸福的奋斗图景,折射出龙岗产业转型升级的铿锵步伐:社区治理插上智慧翅膀,传统制造向精密智造跃升,数字基建构建算力底座,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生产肌理。他们的事迹如星火燎原,点燃百万产业工人的创造热情,推动“AI龙岗”“智造高地”的蓝图渐成实景。站在工会百年新起点,龙岗劳模精神正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书写着龙岗先模先行示范的崭新篇章。
深耕基层28载 织密基层治理的“针脚”
社区治理是“针穿千线”的细活,关键要把“问题清单”变成“幸福账单”。自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以来,他始终习惯用小黑板记录民生诉求。这位扎根社区28年的党委书记,像整理针线盒般梳理着横岗六约南这片土地上的民生经纬。
木连龙片区2.6万平方米违建窝棚曾是“城市伤疤”,消防隐患突出、环境卫生脏乱。他带领社区干部把“清拆攻坚”写在黑板最上方,3个月内上门沟通百余次,用“拉家常”式的政策解读,将“政府要拆”转化为“群众想拆”。拆违后腾挪的土地,如今变身航天农业科技示范园,成为集农业观光、科普教育于一体的文旅地标,让“城市伤疤”蜕变为“科技田园”。
“书记小黑板”焕新升级为“智能交互屏”,但手写待办事项的习惯未变,深夜十点的党群服务中心,依然可见他誊抄问题、研讨对策的身影。“基层工作要像绣花,针脚里都是人心”是他挂在嘴边的话语。
社区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他牵头搭建“社会资源库”,把企业、商户、社会组织纳入“朋友圈”。2023年成立的“张立蕤书记工作室”,将“朋友圈”制度化,吸纳企业高管、股份合作公司负责人等共治力量。如今,76名党员组成的5支“党员先锋队”活跃在文明创建、矛盾调解一线、社区治理的场域内。
从“矛盾窝”到“样本田”,从“小黑板”到“智能屏”,变的是治理工具,不变的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初心。他以“绣花”般的耐心、“穿针”般的细心,织密基层治理的“针脚”,让六约南这片热土处处绽放民生幸福之花。
消杀战线“特种兵” 诠释“螺丝钉精神”新内涵
这位2016年来到龙岗的95后,用八年时间将自己淬炼成有害生物防制领域的“特种兵”,以无人机革新传统作业,在疫情防控战场诠释“螺丝钉精神”的新内涵。
2024年广东省登革热疫情是近十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年,他主导处置了深圳大学、国交中心等复杂场景的突发疫情,通过创新喷洒技术和精准监测,助力实现疫情快速控制。其中,他参与的国交中心疫情处置工作项目被编制成行业典型案例,在全国和广东省的行业学术交流会议上进行分享。香港回归25周年庆祝活动,他全程参与后勤保障工作,为减少病媒侵扰和传染病流行做出努力并收获成效。
他始终牢记学习是提升专业的根本,近五年多次获得国家、省、市级行业竞赛冠亚军。作为有害生物防制行业首批有害生物防制技师,他始终发挥行业技术人才“传帮带”的作用。
2025年,他计划完成无人机对不同环境的杀灭实验,填补国内这一知识空白。他说:“消杀工的战场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总书记说的‘螺丝钉’,就该哪里需要就往哪里钉。”
心怀技能报国 数控技能的“国手匠师”
怀着“技能报国”的信念,他曾以优异成绩摘得全国数控技能大赛桂冠;2017年,他通过层层选拔入围国家集训队,代表祖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最终斩获铜牌,让五星红旗飘扬在阿布扎比的领奖台上。
作为技能教育工作者,他带领团队创建“五大训练”模式,为深圳市、龙岗区培育更多的高技能人才,并于2023年申报了深圳市刘培桐技能大师工作室、深圳市示范性劳模和工匠创新工作室。他任技能大赛专家裁判30余项,主持编制课程标准7项,培养出6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9名全国技术能手,61名国家级省市技能大赛获奖选手。
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他以技能传承、技能帮扶为己任,设计出“旋风铣”加工路径方法,主持完成国产“高速数控机床及设备研发和改造”项目,授权专利21件,累计产值达1200多万元经济效益,真正达到产教合一、技能大赛与企业生产技术无缝接轨、同步发展的成效。
从打工少年逆袭为“国手匠师”,他用0.1毫米的精度追求托举起技能报国的梦想。如今,他正将这份精密加工的执着,刻进更多龙岗少年的技能人生。
绿色创新筑基 智算赋能未来
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的浪潮中,深圳市杭金鲲鹏数据有限公司深耕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成为支撑通信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高质量发展的“数字基石”,以绿色智算赋能千行百业。
研发中心自主研发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入选国家级节能技术推荐目录,斩获“中国智能运维优秀产品奖”等多项荣誉,助力公司投资建设的数据中心获评“国家绿色数据中心”“广东省通信优秀工程一等奖”。
在深圳龙岗园山,企业打造的阿里智算数据中心集群拔地而起——占地7万平方米、投资超15亿元,设计机架超1万个,算力达3万PLOPS,可满足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多场景需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人工智能发展的“算力引擎”。
企业主动融入深圳“11+2”产业集群布局,推动数据中心向智能算力中心升级,在龙岗创建“AI龙岗”品牌进程中,企业以技术优势赋能区域数字经济生态构建。
今年,公司联合相关部门打造“青少年鲲鹏腾飞AI研学基地”,向中小学生开放智算中心参观与实践,为人工智能产业厚植人才沃土。
深耕创新谋发展 绿色智造显担当
康冠科技以创新为引擎,深耕智能显示领域,用30年创新擦亮“中国智造”名片,共同筑牢龙岗“一芯两核多支点”的战略根基。
企业聚焦AI技术融合,打造出移动智慧屏AI版、医疗AI一体机等创新产品,覆盖办公、教育、医疗等多元场景,以科技赋能、绿色转型、开放合作和社会责任为脉络,展现了新时代企业的先锋担当。
作为“国家级绿色工厂”获得者,康冠科技在深圳、惠州两大生产基地率先探索低碳智造,深度参与“以旧换新”政策,推动绿色消费升级,公司正加速全流程数字化改造,打造绿色智造新标杆。
依托“KTC”“皓丽”等自主品牌,康冠科技以跨境电商打开国际市场,产品覆盖欧美、东南亚等地区。通过设立海外子公司、创新“MTO制造技术输出”模式,带动本土供应链走向世界。
在龙岗区产业生态和政策支持下,康冠科技正以劳模精神为指引,全力投身“一芯两核多支点”建设,用创新与担当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策划∶刁志娟 卢中荣 文/图∶张帆 杨飞 欧阳嘉玉